返回80应社(2 / 2)一脸邋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这么一群混账,还想他们‘天下为公’?

不如去看母猪上树了!

——

朱由检沉思许久,除了应社别的暂时还不能动,也没法动。

总之,不是时候。

先考虑怎么安排温体仁。

既然主动投诚,又素有清廉之名,虽然这清廉水分很大,甚至朱由检怀疑大明官员究竟有没有清廉的官员都是个问题。

可至少比连清廉都称不上的人好点吧,自然要给他一个施展的平台。

放在朝堂上?

国之大事,无非兵与钱,兵是朱由检亲手抓,钱有郭允厚还算称职,日常工作有魏公公。

放朝堂上有点浪费。

略一考虑,漕运改革正好缺人主持。

而且温体仁在历史上就是以对数字敏锐著称,崇祯每每问起各种数据,这货张嘴就来从不含糊其辞,管漕运应该也能用其所长。

“先生所言,深合朕意。”朱由检赞道:“只是,这些事朕现在还不能做。”

温体仁早有预计,闻言也没有吃惊:“臣明白。”

这事牵涉太广,他也没指望皇帝见了奏疏就能拍板,之所以上疏,无非是作为进身之资罢了。

“朕有意请先生任漕运总督,先生意下如何?”

“臣必当竭心尽力。”

温体仁是十八个不愿意出京,以工部尚书去任漕运总督等于是平调甚至暗降了。

何况只有削尖脑袋往京师里钻的,不闻有大员想主动外放的。

只是,皇帝刚刚在科举中说出了推诿卸责的话,敢拒绝可是自找难看了。

“先生打算如何做?”

“臣一时也说不出什么章程。”这可与他的预估差了老远,真没有腹案:“臣唯有以一片公心尽心竭力做好分内之事。

待到到任之后了解详情,再禀告陛下。”

朱由检很满意:“今年畿辅春旱,至今未雨,朕担心夏季还有旱情,若如此,则必须有足够的粮食救灾。

因此朕要先生必须保证粮食运输,谁敢阻扰严加惩办。

水师尚未编成,海船暂时会以在江南买粮北运为主,朕要你协助此事,务必保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朕还要你逐步摸清漕运各方面的事情,如果可能,为漕军寻找一个安置的办法。

到任之后如果有为难之事,密奏于朕。”

漕运总督,驻地淮安,全称是‘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单听名字就知道任务繁杂。

具体说,督粮.漕运.运河治理.巡抚凤阳等府.提督运军.监察沿路官员,总之,与漕运沾边的他都能管。

朱由检又想了想,工部以后会被逐渐架空,也就剩下盖房修墓的功能了,没必要再增加个官:“工部尚书仍然由先生兼着,部务先由侍郎主持,先生再兼着右都御史。”

兼着御史是惯例,为了督抚管理下属给力。

“禁结社之事,先生回去就上个奏疏,朕会在先生离京前下旨。”

“臣遵旨。”

这本来就是他的进身之资,没什么好说的,答应就是。

漕军的事也不意外,大明百多年来围绕漕运多有争议,皇帝没有想法才怪了。

工部尚书还给他保留着,有事密奏,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次日一早温体仁就上疏,历数东林党与应社的种种有的没的恶行后,请求禁止结社结档。

朱由检当然从善如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