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翼之,就是大名鼎鼎的胡瑗,宋初三先生之一。
历史中的北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高等教育分科的改革先驱。然则,林三福介绍时,只称呼其字,张涯不知晓这些,顿时稀里糊涂的。
既来之则安之。
若是当面退货,则是天大的羞辱。规规矩矩的交谈数句后,张涯唤来侍女的领班,改名常月娥的姑娘。
月余时间相处下来,张涯便能了解这些侍女。
六位青楼出身的姑娘,常月娥的颜值、以及文学音律能力均不是最高,但其性情最为成熟,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张涯便让她担任侍女领班,辅助祝丽管理内院中诸事。
听从他的吩咐,常月娥面带微笑,款款一礼侧身领路,带胡瑗前去客房休息,以及安放此人的随身物品。
借助这个空隙,张涯平复心绪,淡定问道:“三福叔!此位先生胡翼之,是何许人也?我亦须出束脩?”
“张朝请!范相公举荐而来,束脩由州府出之。”
林三福拱手赔笑,详细交待起来,“先生名瑗,字翼之,延州安定人。早年于泰山栖霞观苦读……景祐元年,任苏州府学首席……”
胡瑗?还是范纯佑的老师!
张涯顿时失神,呆立片刻,才想起有关记载。
嗬嗬!这也是历史中的名人,北宋著名教育家。不过,咱不能被掣肘……罢了,先接触接触,以后再说其它。
脑海中思绪翻腾不已,张涯亦假装十分感激。
他拱手笑道:“三福叔!代我向范相公、滕太守问好,多谢他们的爱护之意。在下定虚心求学,不负年少。”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教育界的大佬进驻阳凌苑,张涯虽不举办正式拜师礼,但依然会执弟子之礼、虚心求学。毕竟,古今字体不同,他亦需要补足短板。
历史中的胡瑗,对学生要求甚高,更注意礼节、仪态。
然则,他此时前来阳凌苑教授张涯,只是出于对范仲淹的感激,归还范仲淹举荐他为官的恩情。
拜师礼、仪态什么的,胡瑗并不做具体要求。
翌日,完成首次求学。
大抵猜出了胡瑗的心思,张涯心中越发淡定。
他翘起嘴角,拱手笑道:“多谢先生解惑……然则,鄙处事务繁杂,晚生需亲力亲为,还望先生见谅。”
张涯观察胡瑗。
胡瑗亦观察他。
张涯规规矩矩、虚心求学的态度,令胡瑗很是欣慰。
再次扫视屋内装修、摆设,胡瑗捻着胡须,淡淡笑道:“读书做事两相宜,远之但去无妨,不知要做何事?老夫可否一观?”
咦!打开方式不对吧?
张涯顿时微愣,觉得胡瑗内外矛盾。
这岂不是外形古板,内心火热的闷骚男?
“有何不可,请先生移步!”
几乎是不假思索,他再次拱手道,“前些时日,晚生制作艘钢丝网水泥船,此时宜添置船篷、桨舵等物……”
听完张涯的讲述,胡瑗完全不理解,只是他捻须淡定点头。
呀嗬!果然闷骚啊。
一时间,张涯有点哭笑不得。
钢丝网水泥船,最宽处接近三米、全长十米多,估算重量可达十多吨,妥妥的一个大物件,整体翻转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