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一章 咱头铁就硬来(1 / 2)江横孤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涯所营造的稻田,其中沟坎就是集鱼、养鱼沟。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若是不搞稻田养鱼,岂不是太浪费。

稻种竟然刚刚好!

他不由的微笑起来。

见杨丙生露出难色,张涯徐徐说道:“杨老哥!升温之法,我来搞定。育秧等事,都是你来……若是不成,我亦不怪罪,工钱照付。”

“啊!多谢小郎君。”杨丙生长出一口气。

张涯安抚好此人后,便紧急唤来郭石柱。

“柱子哥!在塬地新池塘边,再建些浅宽的暖棚。”

在塬地简图上圈画出位置,他颇为严肃的说道:“但具体要多少面积,需建造几间房,让杨老哥告诉你。”

党项稻谷,相对饱满的比例,只有十分之一。

张涯想不到其它,只能大胆猜测,冷空气南下之时,这些稻谷还未完全成熟,也就是生长期不够。

倘若如此,那就延长稻谷的生长期。结合暖炕催红薯苗的做法,提前个十几、二十天,就开始暖种育秧。

他回忆上辈子所看到的画面,这种做法也是东北大米的种植方式,人家在冰天雪地时,就开始用日光暖棚育秧。

水稻育秧无须掩人耳目,建在池塘边取水方便,也利用其后移栽。

“小郎君!这个……俺们的人还要回家春耕呀!这时间上来得及吗?”郭石柱挠挠头,神色有些犹豫。

这些匠人薪资不足,不能全脱产、去搞建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临近谷雨时节,他们必须返家种粮。

有了去年春耕时节的经历,张涯此时更加从容不迫。

“不耽搁你们春耕,两三天内就能搞完。”

他淡淡一笑,继续吩咐着,“这些都是临时建筑,照建窝棚的方式就成。不过,内外的暖道要建好……”

“成!俺们就纳黑干。”郭石柱拍腿说道。

张涯点头道:“好好做。弄完这个事儿,你们就能带钱返家。”

有了简易暖棚,接下来就好办。

浸种、育秧等事,杨丙生都很熟悉,便全交给他具体操持,张涯只是指出加温的技巧,既要保证足够温暖,亦避免将秧苗烤焦了。

杨丙生心中虽觉得不可能成功,但他本人老实巴交的,且张涯都出了工费,还有令其仰望的‘官身’在,育秧之事也就这么着了。

钟三牛、徐五等村民,将水泥碌碡送达川口坝,便牵着耕牛回返塬地。

按照张涯的安排,他们突击播种塬地空置农田。

不管是新营造的,还是前年开垦的,这些农田均翻耕完毕,只需轻轻耙一遍,清理掉野草芽就能播种。

轮种、休耕之类的,张涯暂无具体章程。

所以干脆利索,黄豆、小米对半种植,黄豆田不重茬即可,既有口粮亦有马料,还能继续养地。

所有人下田,十几头耕牛拉耧,很快就搞完了。

村民们需要抢春耕农时,移植树苗、果树之类的,只能往后推。

给冬小麦灌拔节水,倒是自己人就能够进行。

张涯略加思虑,便喊来赵树起。

刚安排完风力水车等事,徐平山便匆匆跑来。

“少东家,少东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