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沈乐:这国运欺负到我头上了?
“你说的没错,战场,名臣大将,确实是最容易出五金精英的地方,比深山里采矿方便多了。”
一群师兄团团围着沈乐,你一句我一句。时不时地,还有人举起自己的剑,亮给沈乐看:
“我这把剑是从长平古战场捡的。为这把剑,我足足挖了三年的泥,每天至少干掉五六只厉鬼僵尸!”
“我这柄剑是师门传下来的,据说是大汉武库里摸出来的……不是高祖斩蛇剑!真的不是!但是放的位置很近!”
“我这柄剑,是巨鹿那边摸过来的……层层迭迭,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哪一轮了,我至少安葬了两千具尸体,挖土的法术都练熟了!
然后有一天,安葬好一具尸体,回头一看,它就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等着我。缘分,都是缘分!”
他伸手往下一指,泥土立刻陷下去一个大坑,长七尺,宽三尺,深五尺。周围师兄弟们轰的一声爆笑:
“很好很好,一个端端正正的棺材坑!”
“棺材放下去就能填土,一点都不用改的!”
“不过你真的买了两千个棺材吗?哪里来的钱?上大户人家去抢?”
“开什么玩笑,后来就是一条芦席裹了,真没这么多棺材——再有钱,一口气买两千口棺材,也是买不来的!”
楼云还偷偷告诉他:
“近些年来,我见过的最好的一把名剑,是斛律光的佩剑。可惜要留给小钟师弟用,你只能另找了……
对了,别去战场啊!我们的法术,还受不了大军的兵气冲击,会直接冲散的,冲散了我们也会死!”
不能去战场,又不想挖矿——据说近的山都挖完了,想要找到合适的五金精英,得去昆仑山那种地方,至少得挖个二三十年的……
沈乐再次返回邺城,近距离旁观历史车轮的滚动,希望能够捞点儿什么。
北周这个朝代,好歹也是北朝的一个大朝代,应该有很多名臣大将,很多精彩故事吧?
……应该吧?
然后他就被震惊了。第一年,北周皇帝——还是开国皇帝——宇文邕率兵打下邺城,攻灭北齐,轰轰烈烈;
第二年,宇文邕嘎巴一声,忽然挂了!
挂了!
年仅36岁,正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挂了!
第三年,宇文邕的长子,第二任皇帝,在大肆诛杀、逼死功勋重臣之后,在沉湎酒色、广修宫殿之后,在实行严刑峻法之后,他禅位了!
禅位给他六岁的长子,对,六岁,之前北齐后主高纬,还禅位给一个八岁的呢!
你才20出头你禅什么位啊!!!
这些皇帝,是一个比一个抽象,一个比一个不做人吗?
沈乐已经躺平了,死鱼眼看着这一出一出群魔乱舞,等着它能再变出什么戏法。
总之,就宇文家这几个皇帝,想要出现名臣大将,想要凝聚出五金精英,大概已经不可能了……
然后,他就再一次被震惊了。第四年,这位刚刚当了太上皇的宇文赟,20刚出头的宇文赟,又嘎巴一声死了,死了,死了……
“好的,您随意吧……”
沈乐完全不想说什么了,只遗憾自己在都城里浪费了四年时间,没有跑到深山里去挖矿。
讲真,近距离观察历史演进,还是挺好玩的,特别是这种一年死一个皇帝,一年死一个皇帝,每年都有大戏唱的样子:
折腾程度,都快赶上大洋彼岸的川普了!
除了川普,没人能折腾出这么多乐子吧?然而,就算是川普,他也是四年一届的,他不能每年都折腾一轮大选……
好在历史终于演化到了他熟悉的段落。
宇文赟挂掉,幼子,对,就是之前接受禅位的那个,也不知道能不能算是继位,但是,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沈乐熟悉的人物:
宇文赟的岳父,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文帝杨坚,正式掌权。第五年,杨坚篡位,建立隋朝。
沈乐默默地松了一口气。很好,接下来就进入一段比较长的稳定期了,印象中,是三四十年的样子?
前期杨坚执政,一统天下,灭了一个“妖姬脸似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的陈朝,不是什么特别出名的战争,感觉凝聚不出五金精英的样子;
后期隋炀帝杨广执政,三征高句丽,打得一塌糊涂……呃,他还是期待隋末的大起义比较好……
抱着这样的想法,沈乐果断辞别仙门,走上了丝绸之路,打算去昆仑山看看有什么值得寻找的东西。
然而,埋头在山里二十年,小妖小怪碰了一群,羊脂白玉、上品仙草挖了巨大一包,他想要的五金精英么……
抱歉,只能说昆仑山脉实在太广大了,以他一个人的实力,挖不对地方,找东西根本想也别想。
没有手机,没有卫星定位,没有各种公路、路标、带标记的电线杆子、随处可问的人,他能不迷路饿死在山里,已经很强悍了……
沈乐算算时间,大概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时候已经快到了,把昆仑山里找到的东西打了个包裹,怏怏地爬回仙门:
让我看看,这次战争,能不能顺便捞点儿什么东西,帮助我修成飞剑……
这下山一路走来,沈乐立刻就觉得不对了。
先前在北周/隋朝的治下,十里一亭,三十里一个驿站,地面安静,一路走过去都有补给,也不太需要担心盗匪;
然而顺着原路走回来,就只看见田地荒芜,水渠干涸。明明应该是麦苗茁壮挺立,努力灌浆的季节,田里的麦穗却是东一簇,西一簇,稀稀拉拉。
举目望去,田里基本上没有成年男子在耕作,偶尔看到两个人,要么是银发老者,要么是垂髫幼童——
又或者,远远看到沈乐,就往下一蹲,惊慌失措地藏进田里,分明是连衣物都不完整的贫苦农妇……
沈乐越看越是心情沉重。他纵起法术,向东飞奔,太阳还没西斜,已经穿过河西走廊,直接来到长安城下:
长安城果然十分雄伟,高高耸立在龙首原上,被夕阳披上了一层灿烂金光,恍惚便是记忆中唐长安城的模样。
还没靠近,沈乐就看到大批的骆驼排成长队,从城门口安静地延伸向外,高鼻深目的西域胡商远远跳下来,向这座奇迹之城五体投地;
再靠近一些,曲江池畔,一棵棵姿态优美的碧树上开满鲜,走近一看,分明是缠绕着无数绢帛;
再走近城门,一股威严的、宏大的、冰冷的气息扑面而来,沈乐全身一震,差点儿就捏不住手里的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