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 倒霉的刘备【22】(2 / 2)江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于是为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华歆竟然直接找上了乐浪太守范畴。结果也不知道他聊了什么,本来摆烂的范畴直接活了过来。

并且他简直毫不掩饰的公开站在华歆的背后给他撑腰。

简单来说,就是华歆下令,他盖章!

因为华歆的话让范畴直接惊醒过来,意识到魏哲已经是一个大山头。

既然洛阳的靠山没了,那么当魏哲的狗腿子貌似也不错。

反正以魏哲当下在辽东的威望,只要他一日不死自家就不会有事儿!

而华歆在拿到范畴的太守大印之后那叫一个百无禁忌。

可杀可不杀的,一定杀;可抓可不抓的,先抓了再说。

若有豪强试图聚众作乱,那更是连流程都免了,直接平叛。

都用不着郡兵上场,乐浪各县的屯兵就直接解决战斗。

不惧流言,强硬果决。

一时间从从朝鲜城到带方县,杀得那叫一个人头滚滚。

乐浪豪强有一半直接销户,另一半也吓得破财免灾。

即便是乐浪太守府中的郡吏,也有不少直接下狱论罪。

当诸多消息传回襄平城时,不少熟人都有些诧异。

要不是他们知道华歆学的是儒经,估计都要怀疑他是法家门人了。

闲谈之时国渊更是忍不住调侃道:“华子鱼颇有荀子遗风也!”

魏哲听罢当即哈哈一笑。

“儒家也好,法家也罢,能令百姓安居乐业的便是好学问!”

此言一出,国渊顿时深以为然。

“若违天理,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若合人伦,虽其言之出于黔首,不敢以为非也!”

国渊当初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有着相似的认知。

而就在辽东暗自筹备之际,关东士族终于掀桌子了。

随着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三公书信,传驿各州郡,说董卓罪恶;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等人开始陆陆续续举兵响应。

幽州牧刘虞虽没有表态,但当得知魏哲在辽东举兵响应却没说什么。

随着消息逐渐传开,一时间整个天下都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不过魏哲的举兵讨董的消息却让陈留的曹操、张邈等人十分振奋。

即便同为党人一派,但他们彼此之间也是存在不少矛盾的。

比如陈留太守张邈就向来与曹操交好,而与袁绍颇有龃龉。

是故这次聚兵张邈才会选择在酸枣会盟,而不是前往河内郡与袁绍、王匡汇合。眼下见酸枣盟军声势大振,张邈自然倍感振奋。

于是魏哲还未率军出发,张邈的书信便送到了魏哲面前。

在私信之中张邈对他那叫一个热情,恨不得能马上见到魏哲。

然而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却是郁闷不已。

要说魏哲举兵讨董的消息传开后谁最纠结,那必然要属刘备无疑了。

这哥们也是倒霉催的,前阵子好不容易混个安喜县尉,结果一年未到就没了。

于是无奈之下刘备只好重新投奔好大哥公孙瓒了。

公孙瓒也讲义气,直接任命刘备为别部司马,又给了他一个官身。

也就是说刘备兜兜转转一圈下来,结果又回到了原点。

仿佛所有人都在进步,唯有他在原地踏步。

此中落差有多难受,估计只有刘备自己知道了。

关羽、张飞虽然一如既往地追随他,可刘备反而更加内疚。

尤其在听说魏哲要上洛讨董的消息后,郁结在心的刘备直接病倒了。

没办法,刘备现在肠子都快要悔青了!

要是早知道魏哲要起兵讨董,他又何必这么急着投奔公孙瓒呢?

身为刘氏子弟、高祖子孙,讨董这种事情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作为公孙瓒麾下军吏,如今的刘备已经没有独立站队的资格。

他能不能参战,完全取决于公孙瓒想不想参战。

但偏偏从未和袁绍、曹操等人打过交道的公孙瓒并不想掺和。

而刘备若是在此刻转投魏哲,必然会在道德上受人非议。

届时别说是外人了,恐怕关羽和张飞都会对他感到失望!

每每念及此处,床榻上的刘备就忍不住咳嗽不止,恨不得给自家两耳光。

而就在刘备后悔不迭的时候,魏哲终于率兵启程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