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倒霉的刘备2/2】
正堂之中,青铜兽炉上青烟袅袅。
看着手中的信件魏哲修长的指节下意识轻叩案几,缓缓陷入沉思。
去,或者不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为开启汉末乱世的标志性事件,“诸侯讨董”是个很关键的节点。
倒不是说参与者都能成为汉末诸侯,而是汉室威望自此沦丧。
或许这就是袁绍起兵的主要目的。
他就是为了否定如今洛阳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让受董卓控制的大汉朝堂变相的成为洛阳太守府。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袁绍这里尤其是如此。
袁绍起兵讨董只是一个政治行为,并不是真要攻下洛阳。
所以当讨董联盟成立,袁绍自称盟主之后,他的目的其实就已经达到了,后面战争的结果并不重要。
很显然,袁绍已经十分丝滑的从治世思维转变成乱世思维。
相比之下,曹操现在就有点太过年轻气盛了。
一群汉末诸侯讨董,结果就他一个人当真了,以致于险些兵败身死。
那么魏哲呢,他也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么?
烛火摇曳之间,直面内心的魏哲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三兴汉室就算了,他还是重起炉灶为好。
如此一来,诸侯讨董的意义对于魏哲来说就很简单了。
无非就是捞取政治筹码而已。
如果能顺便想办法解决幽州牧刘虞这个绊脚石那就最好了。
毕竟有魏哲这尊大神在辽东卧着,这次公孙瓒有没有胆子杀刘虞都难说。
届时魏哲若是兼并郡县、向辽西扩张,无疑会与刘虞对上。
魏哲倒不是担心打不过刘虞,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
因为他若杀了刘虞,那么原历史中公孙瓒受到反噬便会由他承担。
可魏哲若是不杀刘虞,却又很难完全掌握幽州上下。
不得不说,刘虞宽和爱民的好名声实在是有点麻烦。
即便这一世公孙瓒依旧有胆子袭杀刘虞,估计也要三四年后了。
魏哲显然不可能再继续窝在辽东等上三四年。
乱世的大幕已然拉起,别说三四年了,就算是三四个月都是战机。
一步快,步步快,将时机寄希望于等待无疑是愚蠢的。
良久之后,随着案几上的茶汤渐冷,魏哲心里终于有了决断。
……
数日后,戏志才终于从蓟县返回。
魏府书房内,两人相对而坐。
在饮了一杯果酒之后,只见青袍广袖的戏志才抚掌而笑道:“幸不辱命,刘使君之意我已知矣。”
“哦,怎么说?”魏哲好奇道。
“很简单。”只见戏志才眸光如电:“刘使君见某之后虽未对洛阳之事表露态度,然某暗自观察却发现,其却并未显露大司马、襄贲侯等旌旗号牌,显然心有抗拒。”
说到这里戏志才忍不住摇了摇头。
“据闻其私下还曾言:沐猴而冠,能几时乎?”
“由此可见,刘使君认天子却不认董卓。”
“明公若要反董,刘使君纵然不会帮忙,也不会是对手!”
见戏志才这么一说,魏哲沉吟片刻终于缓缓点了点头。
“粮草之事先筹备起来吧,暂且不要声张!”
“明白!”戏志才闻言顿时意会,当即下去安排。
而就在魏哲紧锣密鼓的筹备之际,隔壁的乐浪郡也是热闹非凡。
身为幕府司马的华歆进入乐浪后,其实没费什么力气就搞清了真相。
毕竟地方豪强的手段其实无非就是那几样。
不是制造谣言煽动舆论;就是鼓噪聚众,抵抗郡县。
但乐浪郡是哪儿?那可是魏哲起家之地!
即便魏哲如今已经离任,可是他对乐浪郡的影响力却依旧在。
乐浪九县的各处屯田就像一颗颗棋子一样,等待华歆去唤醒。
本来华歆都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了,可是屯田各部的存在让他的任务陡然变得简单起来。
这使得华歆终于对辽东的新式屯田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华歆搞清楚了是谁在搞鬼,甚至连证据都已经掌握了一大把,可是按理来说华歆在乐浪郡并没有执法权。
若是强行为之,那些豪强说不定会选择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