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却不知此事,只是好奇道:“不知此人治何经典?拜何人为师?”见他这么一问,刘虞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未曾听闻其曾拜师,不过辽东郡学名士大儒众多,魏公威时常会前去旁听,当取博采众长之意!”回想片刻后刘虞方才眉头微皱道:“至于所治经典当为《礼经。听闻郑康成赠与辽东郡学的《三礼注他便随身携带,时常研读。”
说到这里刘虞忽然又想起了一则传闻,当即笑言道:“此人似乎尤为喜欢《礼经之中的《大学一篇,常言儒家之道、成圣之法皆在其中。《礼经诸篇他对此篇用力最勤,如今就连孙叔然、邴根矩在以《大学一篇辩经时都胜不过他了!”
此言一出,卢植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因为他也是古文经学大儒,与郑玄还是师兄弟。
并且他对《礼经也钻研颇深,郑玄写了一本《三礼注,卢植也写了一本《三礼解诂。
只不过自出仕以来被朝堂之事所累,卢植一直没有时间安心的讲学授徒。
当初他收刘备、公孙瓒等人为门生弟子,也不过仅仅讲学数月罢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他的弟子完全不能和郑玄相比。
郑玄连大儒都教出了数位,他的门下则连经师都没出一个。
念及此处,卢植忽然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然而看着卢植那心动的眼神,一旁的刘虞却捋着长须笑而不语。
想收魏哲为弟子?
哈哈哈这难度可不是一般高!
刘虞已经可以想象到卢植被魏哲忽悠去给士子讲学的画面了!
……
良久之后,当卢植从州牧府出来时已然心情大好。
先前他还担心屡立战功的魏哲会与董卓一样,好勇斗狠,争强好胜。
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一点。
最关键的是通过刘虞的介绍,卢植认为魏哲与他乃同道中人!
虽然还未曾谋面,但卢植已然对魏哲生出知己之感!
毕竟魏哲做的这些其实也是他一直想要做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此刻卢植只想早点赶到辽东郡,与魏哲好好讨论一番关于安东都护府的后续事宜!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卢植路过右北平郡时拒绝了公孙瓒的款待,仅仅只是在道旁与这个记名弟子公孙瓒言语了几句,随即便又匆匆离去。
看着老师匆匆离去的背影,一时间公孙瓒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本以为自家已经贵为秩比两千石的骑都尉了,老师应该会为他感到骄傲才对,却没想到卢植丝毫没有在意,好像他依旧还是当年的纨绔少年。
甚至由于刘虞在交谈时还委婉的说了两句公孙瓒的问题,导致卢植不仅没有夸赞公孙瓒所取得的成就,反而又对他讲了一番君子之道,暗暗点了他一通。
这让公孙瓒心中顿时越发不服气!
总有一天,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他公孙瓒才是最优秀的那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