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0章 投资方向(2 / 2)岁晏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谢娉上前把方畅抱出来。方畅是来者不拒的,当即两只手就抱到了谢娉脖子上。

“哟,越来越有分量了啊。”

方明澈和林嫣听说儿子在这边,已经走过来了。方明澈给小敏还有颜颜打过招呼的,没大人跟着不要推出胡同去了。

现在搞计划生育,这种不记事的小男孩儿愈发容易被拐卖儿童的团伙盯上。

上辈子方康就差点被人拐带走了。臭小子还坐在人贩子的自行车后座,沿途和熟人打招呼呢。一开始别人都以为那人贩子是方家的亲戚来着。

后来是方家明字辈有个堂哥觉得这人实在是面生,多问了两句。人贩子心虚,把方康抱起朝对方一扔,然后脚下猛蹬自行车跑了。

当然没能跑得掉,毕竟那还是在村里呢。堂哥一边接住人,一边就大喊‘拦住人贩子’。

当即路上的、田里的青壮就都冲了过来。围追堵截,楞是把人贩子从自行车上拖下来暴打了一顿。

结果后来一问,人家甚至都不是故意冲着他们村来的。路过,结果方康实在太好拐带了。给了,说去镇上再多买些,他就坐上人家的自行车后座走了。人家是顺道把他拐走的!

朱文娟也抱着儿子出来晒太阳,方畅看到小弟弟便要凑过去。谢娉就把他抱过去,站在他的一臂之外。不然,小家伙分分钟上手。

朱文娟对林嫣道:“我现在气虚力弱的。看到你这么矫健的每天骑自行车往返真是羡慕。”

方畅穿过的小衣服都洗洗干净给了古文乐和方妩。这会儿古文乐穿的就是方畅穿过的一件连体毛衣,是林嫣亲手织的。

林嫣道:“你知道我每天骑车的动力是什么吗?是想减肥啊。很有效果,我这一个多月瘦四五斤了。”

朱文娟目前也是休学状态。古之光要上班,家里就一个老公公。除非是像林嫣一样请个人专门照看,不然她都没法脱开身。

之前月子里,是请了谢婷捎带手照顾。就袁大妈从旁指点,谢婷干活。

但人家谢婷主要是来照顾高妈妈的,而且还在做鸡蛋生意。人家肯定要想顾着自己的事。所以,朱文娟出了月子,谢婷就没干了。

这四十来天,就按请的保姆结算的工资。但谢婷主要还是帮忙,这都耽误人家做鸡蛋生意了。而且做鸡蛋生意,比照顾月子里的产妇和婴儿可省事多了。

人家主要是为了结善缘。毕竟是大杂院的黑户,和邻居以及房东把关系处好一些不是坏事。

所以明年请什么人看孩子,朱文娟心头还没数。最好是能像林嫣一样,从夫家或者娘家找个亲戚家的小妹子、大侄女。

但是她娘家没什么合适的人选。至于古家,那十年古家和很多亲戚都走绝了。现在看他们家又好起来,又有人上门来走动。但孩子爷爷和爸爸都没理会。说那十年这些亲戚都生怕被连累,一个个躲老远。还不如大杂院的邻居们呢!

算了,回头请袁大妈帮忙介绍一个好了。老太太应该会介绍知根知底的人家。

林嫣抱着方畅坐在屋檐下,方便他看着古文乐。然后随意的和朱文娟、谢娉等人聊着。

方明澈则是进了宋家,看老宋编竹龙。老宋又弄出了几个新样,虽然每次送游客一样的竹龙也没关系。毕竟游客是一拨一拨的,没有重复。但他还在旅行社寄卖呢,多些样总是好的。

老宋这个人吧,做管理不行。但手上是真的灵巧。尤其他之前干了几个月小领导,知道了自己不是那块料之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竹编工艺里来了。

老宋现在的收入随着方明澈的非遗产品门店越开越多,也节节攀升。宋嫂子如今整天都笑呵呵的。

这会儿看到方明澈进来,宋嫂子便起身给他沏茶。

方明澈小声对老宋道:“终于过上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的好日子了?”

宋全瞪他一眼。说起这件事就想起两年前信了他的话,把钱摔老婆面前,然后被收拾了一顿的往事。当时沦为全大杂院的笑柄啊,都笑话他竟然信了小方随口的吹牛。

不过如今嘛,大概是体会到手头钱充裕的好处了,他老婆确实对他温柔了很多。

他对方明澈道:“我看我们合作社早晚得散,如今真不是吃大锅饭的时代了。”

如果不是他和其他产品销量好的人上交的15%收益,估计之前就散了。

从前小方劝他当个体户,但他担心那样会变成没单位的人。如今看来,怕是早晚得没单位。而且晚也晚不到几时了。

所以,他干嘛还把15%的收益上交?他当个体户能多赚不少呢。他跟他老婆刚就是在商量这个。

在合作社干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一个现成的、大栅栏的摊位。嗯,听说要修门面房了。但是,他给小方供货,那个摊位对他来说就成了鸡肋。

老宋准备要去辞职了。凭什么让他上交15%养着那些产品卖不掉的?那些人还对他羡慕嫉妒恨,不知道感恩。

方明澈道:“决定了?”

“决定了,反正我们家还有一个端铁饭碗的。而且,你的生意我看是能越做越大的。”

首都、上海,东京、伦敦、巴黎,过几个月又要去纽约。这就是蒸蒸日上啊!就他这个跟着水涨船高的,如今都攒了有两三千了。

他家就是日常销,不像高翔还要供着一个得长期吃药、休养的老娘。一个月他们现在能存三百!那15%不上交,还能再多几十。有这个收入,而且看起来挺稳当的,他的胆子也渐渐大起来了。也许不好辞,按这回他坚决要辞。

宋嫂子那边直接从柜子里拿出茶罐,显然是准备给方明澈沏好茶。

方明澈听到动静赶紧道:“嫂子,倒杯白开水就好,我渴了。那头道茶反倒是不方便。”

“那这.行吧。”

宋嫂子把茶罐子放回去,到了杯白开水过来。又转身招呼宋驰带颜颜进来玩,开了一罐黄桃罐头给他们俩吃。

这可是如今的好东西,一般看病人才舍得买的。

方明澈觉得这个做黄桃罐头营销的人,真的是个天才。其实黄桃罐头并没有那么适合病人吃,营养价值也就一般。至少,没比其他的水果罐头高。

但居然全国都知道,看病人要送黄桃罐头。硬生生的把销量干上去了。

甚至后世新冠疫情期间,黄桃罐头都还一度脱销。反正大伙儿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又不算多贵,而且还挺好吃。那就人从众,买呗!

宋全和方明澈道:“前些天老看到胡勇他们四个和朱大海凑一起,不知道在讨论什么。这还真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方明澈笑了起来,然后和他说了,“他们在讨论要不要引进我的投资。前几天还在阿嫣那里试探呢。然后阿嫣说我们等到五一,考虑去买几辆拖拉机来运菜。”

宋全也笑了起来,“那可比骑三轮车载得多多了。前期你们肯降价的话,碾压他们。”

“但是,我们也不能太多生意了。回头搞不好也要被人举报。”

他一个废品生意就七个雇工。旅行社那边是创汇企业,事实上不受限制。但再弄个菜生意,人家也许就要说他加起来超过七个人了。

不然,另请几个人就能多个生意,何必一再的给朱大海、胡勇他们机会?

颜颜吃了两块罐头里的黄桃,觉得有些甜就放下了勺子,“宋伯母,我吃不了了,多谢招待。”

她本来就是拿了个小碗,自己用勺子从罐头里舀出来再慢慢吃。这样就不怕宋伯母给多了,她吃不了浪费。

宋嫂子笑,“你个小人儿,这么客气做什么?”

下午,方明澈开车载着一家四口和方敏一起去明峰哥那边。周日嘛,走动走动。

这边也有个比自己还小的娃娃,方畅来了也十分的开心。

方妩比古文乐要大些,已经满百日了。明峰哥本来说要办百日宴的,结果人在上海。然后暑假方父、方母不是要带着三个孙儿、孙女来么。他老子终于也舍得一道来走走看看。就推迟到那会儿再说。

听他说起这茬,方明澈道:“那明惠任务很重啊,老的、小的都要她照顾。”

“其实也没多老、多小。除了我爸都是来过的,应该还好。”

方敏想了想,那倒也是。他爸其实才51,他妈才50。二伯和二伯母大一些,但也没到60。又都是干惯了农活的人,身体素质挺好的。

而且方桐和方妩都在首都,明惠还没结婚。所以真正的小孩其实也就康康一个。

不过,想起方康那小子人家给就跟人走的德行。他道:“让她要格外留心方康。也有人贩子跑到火车上拐小孩的。下了车、出了站上哪找人去?”

方明峰看看自家两个闺女点点头,如今拐小男娃的确实是更多了。是得给明惠打个招呼,格外看顾好方康。不能让他出了视线范围。嗯,最好是让方健一步不离的跟着。

他和明澈说起香港那边首付加月供的买房模式。

“人家那样,压力小好多。普通上班的人都能买得起。”

方明澈道:“现在有没有门路去香港买房?”

香港的房价就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后开始涨的。这会儿要是能去买到,那就是赚到啊。

方明峰想了想,“不好办。除非是偷渡过去、拿到身份的那些人。内地的人现在要想托人买是买不到的。让人代持,太不保险了。”

那算了,等84年之后再想办法。那会儿探亲之类的签证就好办了。或者可以把旅行社和卖非遗产品的店开到香港去。

目前就专心筹钱买东京的房子吧。以企业名义持有,可能办不了首付加月供。但可以让海外的各门店打会。

打会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信用融资行为。具有筹措资金和赚取利息双重功能,通常建立在亲情、乡情、友情等血缘、地缘关系基础上,带有合作互助性质。

打会最怕的就是前期用了钱的人跑掉。自家的几个分店那就不怕了。东京的先买,先把伦敦、巴黎攒的钱借来用,回头再还回去。

方明澈和方明峰从买房投资又聊到股市、汇率。

明峰哥道:“可惜咱们国内没有股市,汇率更是被看管得很紧。”

方明澈心道:只可惜如今和苏联还没有建交,没法子过去借卢布做生意。不然那这会儿卢布兑美元,在1.6到2.1之间。这和苏联解体后,没几年就快速飙升到6000比1相比,差价大得惊人!

90年代美国就通过汇率变化,把苏联近70年创造的2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明抢了。

这波顺风财没那么容易发。1989年我们才和苏联恢复建交,但那时候他们的经济已经接近崩溃,汇率也已经飙升到一定程度了。

嗯,到时候再看吧。牟其中都能用罐头换回飞机,他趁机去利用汇率赚一波,就跟着美国法顺丰财还是可以的。

方明澈看看堂哥,买房是可以投资。但你现在买广州的房子是投错了方向。

也不能说错了,毕竟2024年,东湖新村也能卖50000一平。但这个涨幅,跟首都团结湖小区也就差不多。更不要说和自己买的二环内的四合院比。

堂哥怕是没想到深圳后来能到那样的高度,完全让广州这个省会城市相形见绌了。他估计是把广州想成后来深圳的发展了。不然干嘛急吼吼的跑去?

但这话这会儿不好说。也没事,回头1984年把广州的房子抵押了,贷款去深圳多买几套,一样可以赚到这个差价。

过了几日,玲子听说了海外门店以后会打会买房,忍不住问道:“那纽约能不能参与?”

“以后参与打会买房,这肯定是可以的。但要那三家店给凑美国开店的费用不行。打会,首先要入会,交过会费的才有资格。账上还是得留些钱,以备不时之需的的。你那么急干嘛?你妹在美国出事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