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算法税
由于担心大型餐饮企业在ai算法加持下对中小商家构成碾压态势,林远适时推出了“算法税”。
林远觉得,科技应当被谨慎使用。
即便他是科技发展的受益者。
在林远看来,人类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对技术有一种痴迷的信任。仿佛技术永远是正面的,永远会带来进步。
可是只需要稍加推算,在ai即将普及且自动化早已普及的今天,是个带脑子的都会发现:科技的发展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不再被需要。
如果说工人在工厂里存在被榨取剩余价值的可能,那科技的发展会让大部分连被压榨的资格都失去。
因为智能化加持后的机器比大部分普通素质的人口要好用。
尤其是在工业流水线上,机械臂可比人工好用太多了。
林远都不敢去想这样下去会出现什么趋势。大部分的人不再被需要,意味着这些人经济地位的丧失。在现代工业社会强大产能之下,这些人自然也能活得下去,并且还能活得很滋润。
可是随着经济地位的丧失,他们也不过就是只是活着而已。
如果仍由对利润的追求发展下去,那这些人早晚会因为没有价值而被无情抛弃。人们最终会发现:只需要少数的人搭配大量的ai机械体就可以了。
那到底需要多少的人来搭配ai机械体呢?
不会有准确答案的,因为答案是变化的。
随着ai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化变得没用的。
林远甚至觉得,这个地球很有可能最后会只剩下一个人。
所以,科技的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那提高生产效率最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服务于人类嘛。
既然如此,那自然就应该扼制科技的发展。
否则的话,一边任由科技无需增长,一边又指望将科技带来的增值部分分享给那些未参与的人。
这是荒谬的。
这套理论的依据是:生产蛋糕的效率提高了,不需要那么多人参与生产了。空出的人手可以去生产别的东西。
这本在逻辑上还算能自洽。
在工业革命启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套逻辑都是完美的。
可是,特么人类整体产能过剩了呀。
也就是说,人类最终发现:没什么需要生产的了。
因为每个地方总共就那么点人,总共就那么点需求,人类对蛋糕的需求不是无限制的。
林远勾勒出了一个模型出来。
假设吃蛋糕的人数是恒定的,那随着生产蛋糕效率的提高,那需要的生产者就会越来越少,那多出来的那些人怎么办呢。
即便考虑到财富分配问题,这个担忧也依然会存在。
因为地球能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产能也不应该无限制扩张下去。
那人类早晚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满足全球人类生存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来参与生产。
之后就会有一个更加困惑人的问题:那那些空出来的人,他们的价值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