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科技是把双刃剑
外卖行业标准化方案终于出炉了。
虽然林远如今的身份和境外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龙国就是这一点好——知人善任。
林远在推出的外卖标准化方案中,对ai管理员算法进行了限制,没有让算法不受约束地延伸枝杈。
他引入了“算法税”的概念。
由于算法会带来标准化,从而为批量化扫清道路,而批量化意味着规模化。规模化又天生适合与大资本融合。
于是算法加持之后的外卖行业就难免会出现工业革命之后,标准化和批量化加持下,农业革命变得不堪一击。
对照到现实生活中,那就是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对中小餐饮商家的碾压态势。
原本中小商家可以凭借口味和特色上的差异化,来实现和大型餐饮企业不同赛道上的竞争。中小商家更容易在餐品特色和口味上玩出头,而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则受限于自身体量,必须走标准化易复刻的路子。
就像kc一般,它不可能在一个城市弄出一堆不同口味的东西来。
因为这会严重拖累它的产品开发以及采购备货。
餐品的种类和生产步骤一多,那就没法通过大规模采购和批量化标准化生产来压低成本,进而大型餐饮连锁企业赖以生存的规模化效应就不存在了。
设想下,假如kc给进门的客户一份菜单,那份菜单上写着上百种食物。那kc是不是每家店都要配备一个大厨,每家店都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独立采购食材。
最终大家会发现,那还搞什么连锁餐饮。这套玩法弄下去的结果不就是一家家小饭店嘛。
但是,ai管理者算法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首先员工培训。
即便是上百种餐品,哪怕是上千种餐品,也只需要连锁餐饮总部完成一次性的开发即可。剩下的员工烹饪培训过程,以及相应的考核过程,可以完全交给算法来管控。
不需要有人掌握全部那些餐品的烹饪过程,只要ai懂得就可以了。
ai会负责每个员工的培训与考核,ai甚至能详细到提醒操作者每一步的步骤。比如:此时该放多少克,又或者菜品可以出锅了。
传统行业人员培训的成本是随着品类的增加线性增长的,但是引入ai算法之后,人员培训成本几乎就归零了。因为这完全成为了ai的活,ai可以通过监控影像实时检查员工的动作是否合规。
再比如说采购环节,采购最怕的是量小品类多。
品类一多,供应商备货就麻烦。量又少的话,价格就压不下去。
所以大型餐饮企业不可能像小饭店一样整一大页菜单摆在那,卖奶茶的那种模式是它们最喜欢的。因为奶茶的原料可以被原子化。奶茶的主要原料就是奶、乳粉、茶粉、各类调味剂。
但是餐品没法这么玩,毕竟红烧肉和青椒肉丝用的肉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算法就粉墨登场了。
ai管理者算法另外一项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将餐品的原料也原子化了。
一块做红烧肉的五肉,为什么不能拿来切成肉丝呢。这不是没有人想过,而是这属于打破一般作业流程。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一切都是需要流程化的。最怕的就是流程太多太复杂。
一块五肉可以被分解为瘦肉和肥肉以及猪皮,各自都能有其各自的用途。但是这个过程产生的成本,肯定是比直接采购瘦肉、肥肉以及猪皮来的高很多。
所以大型餐饮企业不会这么干。
可是不这么干呢,每做一份红烧肉就要准备一份与之对应的五肉,每做一份青椒肉丝就要一份与之对应的里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