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3章 数芯战略计划(2 / 2)云少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龙藤手里拿着两份计划书,郑重地对许青山说道。

“许教授,这计划书我们已经看完了,我们打算带回部里去研究一下,希望你这边能暂时对计划进行保密,最后的讨论结果,我们会在半个月后告知你。”

“可以,今天辛苦你们了。”

许青山不太意外。

如果这么重要的事情能够一次小会谈就拍板下来,许青山反而觉得不现实。

但他有信心能够得到科技部方面的认可。

在计划书里,许青山就着部分技术提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较为可行的先行想法,那完全是可以在国内作为一个专项课题开设实验室的,但他毫不吝啬的整理了思路和初步方案。

但凡是评估的专家团体水平到位,都能看得出这份计划书潜在的价值。

哪怕最终计划没有成功,这份终极目标为“自产自研,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计划书,也还有缓冲落地的机会,起码能够缓解目前国内芯片行业人才、技术全方位短缺的局面。

果不其然。

4月刚刚到来,许青山就收到了来自科技部的邀请,去参加一场并不对外公开的会议。

这场会议,到场的人不仅有官方高层,同样也有来自华科院计算机所、华夏点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龙芯华科的人到场。

在参加会议之前,与会人员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而在会议结束之后,许青山的表情不见轻松,反而是愈发凝重,在走出会场的时候,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抬头望着天空。

官方对于自己这次的计划十分重视。

这一个被命名为“数芯战略计划”的计划,已经被初步完成核高基项目的申报流程。

核高基,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是2006年官方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这个预计投入千亿的重大科技专项,承载着国家对于电子产业的信心和期盼。

同时,“数芯战略计划”也被列入了863计划的考察名单之中,只有初步完成计划基础,才能得到863计划的持续性支撑和全局性支持。

这两个项目计划,对于许青山所规划的未来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华夏对比国外其他国家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高度集成的社会制度,能够为某一个项目计划,集中整个社会的力量,助推其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华夏工业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这样的优势。

如果只靠着许青山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许青山觉得自己就算手里有再多的资金,都不一定能够完成这个计划。

但如果有国家的全局性统筹助力,他能多出三成信心来。

可这件事依旧不是那么简单。

数芯战略并不是单纯的芯片生产和设计,而是包含了结合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开发,旨在搭建起华夏在成熟制程领域的智能生态闭环。

用ai技术重构芯片设计范式,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在设计空间优化、验证效率提升和模拟设计加速等方面,强化学习后所搭建起来的ai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预判验证路径,探索最优布局,减少大量的重复步骤和多余损耗。

并且在芯片制造的流程中,针对ai算力搭载做出更加合适的优化。

还能建立起ai芯片开源指令集的新型矩阵,降低生态设计的成本。

简而言之。

许青山要做的事,就是用自己手里的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狠狠地降低损耗,减少成本。

说人话。

用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

当然,这种话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

不过,有官方的政策支持,还有人员抽调支持,许青山倒是可以好好地行动起来。

在这段时间的准备过程中,许青山早就已经物色好了一些人选,他打算优先攻克的,都是华夏出身的年轻专家,他们有比较强烈的归国欲望。

其中,今年刚刚入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孙楠,就是许青山颇为看好的人才之一。

这位02年入学华清,06年获得学士学位,去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在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拥有很独到前卫的见解,他对于智能控制芯片功耗方面很有兴趣,许青山就着这一点,写了一封小论文,提及了自己关于ai驱动芯片验证系统的设想,并且邀请他到京城大学来进行短暂的访问和交流。

除此之外,对于封装测试环节拥有深度造诣,目前正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就读材料科学的何军博士,也是许青山的目标之一。

但许青山在简单的联系后了解到,目前英特尔也在追逐这位年轻的博士。

不过。

最让许青山头疼的,是身在大洋彼岸的苏妈苏姿丰。

作为全球在半导体领域最有名气的芯片专家,苏姿丰此时正处于一个飞升期。

她在94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德州仪器,又在第二年进入ibm担任研发主管,07年成为飞思卡尔半导体首席技术官。

可以说,她一个人对于半导体行业的了解和掌握就能和华夏掰手腕了。

可问题是,在某种程度上,她不太认为华夏拥有芯片发展的空间。

明年就会加入amd,从而让amd扭亏为盈,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半导体公司的苏姿丰,此时同样在虎视眈眈地搜罗着市面上的半导体相关人才。

虽然许青山并没有和她直接对话过。

可他在主动接触了不少边缘技术的学者时,都有从他们口中听到了苏姿丰的名头。

这让许青山的抢人拐人计划,难上加难。

但他自然不可能那么轻易地放弃。

成名专家拐不到,那就多找超级潜力股!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