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萧指指天上的七彩巨球:“你们还能有它会劝?”
他已经拿到了皇上的传位圣旨,这个让数百人拼命送到他手上的圣旨。
说实话,顾长萧看到圣旨上写着,传位于戾王君宴清之时。
心里竟然很冷静,很平淡。没有那种自己终于得到父皇认可的欢喜。
甚至觉得这份圣旨也没那么重要,因为不管皇上是不是传位给他,事到如何,他都要抢一抢那大位。
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边城,为岁岁,谋一个太平盛世。
岁岁有那么多事情想做,只有他登基为帝,才能给岁岁最全面的支持!
顾长萧不打算将战场放在长安城外,这座城已经被胡人糟蹋了一遍,千疮百孔,实在无法承受第二次战乱。
并且,他也不想在皇陵祖宗的注视下,杀誉王,灭皇亲国戚,诛士族百家。
他亲自带兵,在灞水以南,围截誉王的兵马。
听到这个消息,誉王是欢喜的,君晏清是在找死!你要是龟缩在长安城,我们还要想法子攻城。
你竟然敢出城迎战!
还有,君晏清这么久都没有宣布登基,也大出誉王和沈国公所料。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是他们,早在入主长安第一天就连夜登基了。
他是打算给皇帝下葬之后再登基吗?真是够蠢的。
没让沈国公和誉王高兴太久,当第一发火炮响起来之后,还有从七彩巨球上面扔下来的鱼油火器,烧红了整个河面。
一个个火器落入军营,惊了马、烧了粮草,也炸散了军心。
沈国公说士族利益于一体,他们不可能投降。
但将不降,兵却会降。看着戾王的兵马,还有那如同神雷一样的火炮,小兵们只想保命,哪里还敢战斗!
一个人放下武器投降,就像传染一样,立即有第二个、第三个。
誉王在那高喊,降者当斩!可也架不住大势已去。
顾长萧上来就弄出这么大动静,就是为了吓住士兵,让他们尽早投降。
他也不想把这样的武器用在自己的子民身上。
沈国公见军心散了,当机立断要带剩下的人继续入蜀,那里他已经安排好了。
只要誉王入蜀,就能在蜀中称帝。
可惜他没料到,降兵不光要降,还想立功,竟然先戾王一步,拦住了他们入蜀的路。
当沈国公和誉王坐下的马被射杀,狼狈地被押到顾长萧面前的时候。
寒星谨记程榆的交待,不能给誉王说话的机会,不能让王爷落下杀弟的名声。
所以,誉王还未开口求饶,就被寒星一箭射中了喉咙。
当誉王倒在血泊中的时候,那些追随他们的士族彻底慌了。
反应快的立即要投降,可惜,顾长萧已经打定主意,彻底平息长安的动荡,只有誉王党剿杀干净。
兵不杀、民不杀,士族直系却必须死!旁系打为庶民。
倒是誉王那还未满一岁的儿子,顾长萧没有杀他,而是让他母亲带他入住皇陵,终生守陵。
好笑的是,林氏女以为顾长萧不杀她,是对她旧情未了。
还想托人传话,她想见戾王一面。
顾长萧听到之后,没让自己的亲卫去处理,而是让寒星去,因为大家都知道,寒星是季老大带出来的人。
他不能留下任何会让岁岁误会的主动。
寒星都没问程榆,带着霍子安去见了林氏女。
寒星和霍子安的意见出奇地一致,认为这个林氏女留不得。她要是个老实的,在皇陵带孩子,还有一条活路。
竟然还敢跟王爷递话!并且这话还能顺畅地递到王爷案上,可见皇宫和朝堂,还有贼心不死的人。
想利用林氏女,或者说他们这股势力是互相利用,想坏王爷名声。
林氏女的身份可是非常敏感的,先是王爷订了亲,又嫁给誉王。现在誉王死了,王爷饶她一命已经传出不少桃色流言。
她还敢往王爷面前凑!
“要是这些流言传到边城,季老大得多伤心啊!她在边城为我们累死累活,王爷却跟旧情人旧情复燃?”
见寒星越说越激动,霍子安忙道:“没燃!王爷连见都不想见她,还让你来处理,就是证明没有啥要燃的旧情!”
寒星冷笑一声:“人活着,终于是个隐患。我已经杀了誉王,不介意杀个誉王妃。”
他看看手中的刀,笑道:“当初季老大送我这把精铁刀,也未曾想过,这刀下能斩那么多权贵王孙!”
这是实话,连北疆的左贤王,都差点命丧此刀之下。
“用刀太血腥,还是赐白绫吧!”霍子安劝道。
不愧是季姑娘手把手带出来的,看着是个英俊少年郎,没想到这般心狠手辣。跟他的主子还真像啊!
霍子安想到锦岁,谁能想到那个笑起来眼睛弯弯,温柔明媚的姑娘,却能杀人不眨眼。
往你身上淋糖浆倒你到虫蚁窝,看着你被万蚁噬心……
霍子安打了个寒战,取出白绫,和寒星到了皇陵。
皇宫哪怕被抢掠了,可赐人的白绫和毒药还是不缺的。
林氏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深情款款送给戾王的信,得到的会是三尺白绫!
她死前还在说:“我要见王爷!王爷不会杀我的,他本应该是我的夫君啊!”
寒星听得耳朵痛,真够不要脸的。王爷当初落难,你立即退亲改嫁。
现在还有脸说王爷本应该是你的夫君!他想到季老大平时骂人的那句话,人跟人的区别,比人跟猪的区别都大!
世上有季老大那样聪明绝世的女子,也有十二娘那样明媚爽朗的女子,也有林氏女这样的……
林氏女的尸体和誉王合葬了,但没葬在皇陵。他们的孩子被送进皇寺,由那里的老皇妃们抚养。
长安人担忧的一场可能涉及数个月甚至数年的内战,竟然在短短半个月内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