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7.第217章 顾长萧登基(1 / 2)双叶成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顾长萧登基

甚至战乱还未涉及长安,在城郊就打完了。

但凡看过两军对战场面的人,都明白这场本应该是虎狼之争的大战,为何变成单方面挨打。

因为边城的武器太厉害了!天上飞的七彩巨球,河上烧的鱼油,能打入敌军内部爆炸的火药。

即便是刀剑甲胄,边城军用的都是精铁所制的刀剑,一刀能将敌人的刀砍为两断。

边城的甲胄箭射不入,刀砍无痕。

更重要的是军心,边城全军同心,势如破竹。

誉王这边军心早就散了,沈国公一直说着利益一体的士族,人家没有想降戾王,但却在计划逃离。

他们根本无心应战,只想保命。只要逃回自己的老家,甚至南下,都有一线生机。

真的拼死保住誉王的也就沈国公一人而已,连林家都想逃,因为只有他才是跟誉王利益完全捆绑的。

还有被誉王党完全放弃的——民意,在他们看来,民意根本无足轻重。可全长安的百姓,都支持戾王。

还有那些没有逃走的小士族、官员、权贵,他们经过胡人的折磨,是戾王救了他们。

可以说,就算顾长萧没有出长安,在长安城中坐等誉王的大军前来。

他也不会败,整个长安城,已经被他牢牢掌握在手中。根本不会发生如誉王所想,只要他一回城,一声令下,城门就会打开欢迎他这个真正的储君回来。

誉王要是逃入蜀中,可能要费些功夫才能杀了他。不是说杀不了他,就算他在蜀中立国也一样,黑羽军照样能杀到蜀中去。

可惜他在沈国公的引导下,太自大,太骄傲,太自以为是,就这样都没回过神,连败是怎么败的都没反应过来,就被寒星杀了。

甚至沈国公连喊出‘戾王杀弟’想道德绑架的时间都没有。

誉王一死,很多士族都随之投降,直到这时大家才惊觉,戾王的手段跟过去不同了。

若是太子时期的行事风格,他一定会接受这些人的投降,以大局为重,尽量不引发更大的内乱。

但现在,底层的兵、吏投降,他接受了。可大士族正支一系,全部被他以谋逆罪,和弃城不抗敌之罪给杀了。

当然也有士族因此立即造反,想联手逃离,打是打不过的,眼下只求脱逃。

结果全被寒星带兵剿灭了,试图逃走的不光正支一系被杀,连全族都被杀。

如此一来,有想逃的士族,族中旁枝听闻还会去密报。

总之,接下来一个月,长安城菜市口每天都有人被斩。在边城还未推行的土改,在长安用一种极暴戾的手段推行了。

戾王一边给皇帝下葬,一边收回士族的土地,凡是胡人攻城弃城而逃的士族、权贵、官员他们的土地统统回收为国有,再以县、镇、乡的结构组织,分发给百姓。

农籍百姓不多,则将之前的佃民由奴籍改为农籍,还有一些工籍也可趁机改为农籍。还有非佃户的奴籍则开放其赎身条件,同样能改农籍分得土地。

因为暂时只在长安推行土改,给各地士族一种‘长安连续发生外敌入侵和内乱,戾王不得不进行土改’的错觉。

地方士族虽然百般派人打听,但还没有造反的。

当然,有造反的顾长萧也不怕,目前黑羽营的军事行力,还有锦岁大批量武器供给,谁造反都能震压。

顾长萧只是不想内乱太久,因为会死很多百姓。都是他的子民,死一个他都心疼。

黑虎去追敌一直没回来,西北边关传来消息,黑虎将军一路追出玉门关,救回数万被抢走为奴的百姓,目前由西北军往长安送回。

但黑虎将军在西北边关得到补已之后,继续追敌,大有追到胡人老窝,荡平西域三十六国的气势。

顾长萧立即给锦岁写信,让从边城给黑虎送一批物资,再送一批援军。只要黑虎想追就追,搅得西域天翻地覆都没关系。

这一次一定要打断胡人脊骨,让他们百年都不敢踏入大夏一步!

顾长萧很庆幸追敌的是黑虎不是寒星,因为寒星知道进退,还会衡量别的因素。但咱们黑虎不会,他就一股执念,一根筋。

一定要杀光胡人!

简单来说,咱们寒星聪明,黑虎嘛,不能叫傻,那叫单纯执拗。人家得到的命令是追杀胡人,那胡人不杀绝,当然不能调头回去。

锦岁接到信的时候,宝珠正好在身边,宝珠有了一个月的身孕,想问她应不应该现在告诉黑虎?

锦岁又是同情又是怜爱,之前黑虎去北疆,宝珠自嫁,日夜担心黑虎回不来。

如果两人修得正果,她又有了身孕,结果黑虎这一去,没个两、三年肯定回不来。

她想了想说:“还是告诉黑虎吧!不然他回来看到一个几岁的孩子,多惊讶啊!”

就这样她派人给黑虎送武器,同时又将宝珠怀孕的消息告诉他。怕黑虎觉得胡人没杀完不肯回来,还贴心地告诉他,可以先把路线打探好,咱们下次多带点兵去杀。

誉王和皇帝都死了,戾王入主长安城的消息传回边城的时候。锦岁彻底体会了一把,一人得道的感觉。

整个燕地十六州的官吏和士族,对边城的态度那叫个大变!

连蒋南胜这个被她砍了一刀的将领,都亲自前来道贺。人家还不是往长安给戾王道贺,专门来边城给她这个戾王未婚妻道贺。

看来是知道她是假戾王,那一刀是她砍的,生怕戾王秋收算账,前来表明态度的。

锦岁都没见他,凡是朝廷来的人,全由李恒接见,可把李恒高兴坏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墙头草,没想到这一次彻底站稳墙头了,他怎么着也算是季姑娘的心腹,这样的大事都交给他来办。

而士族来人则由燕九接待,锦岁已经跟燕九说了,全国推行土改是势在必行的,他最好早做打算。

燕九笑说土改对燕家的影响不大,因为燕家现在主要是跟北疆的贸易,还有海上贸易。土地产出的经济反正没那么高。

至于锦岁自己,学院可以继续建了,火器依旧加速制作,顾长萧那边随时都有战斗,多一件火药,就能少死不少兵。

她还在等顾长萧的信,让她去长安的信。

但这封信一直没来,等得连燕十二看她的眼神都带着怜悯,大家嘴上没说,可心里都有这个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