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8章 年幼心老的汗王(2 / 2)冬三十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教会了怎么冶铁,难道就是教会怎么锻造比大明更先进的武器?

火药这些,那么危险,怎么可能在学校里教?

教的主要还是民生所需的一些技艺,要求的技术能力最基础的那些:譬如木工、烧制陶具、开采煤铁、简单冶炼和铸造铁器……让他们去做呗,做着做着就得分出不少人定居某处,就会慢慢变成汉人。

定居了的游牧民族就再也不是游牧民族,失去了“打不过就跑”这个让中原帝国最头痛的优势。

一旦重新进入到战争状态,这些必须在某些资源富集地定居生产的产业可以被轻易摧毁,那么他们又一下子回到落后时代。

各族里,最有动力认真学的便是土默特和叶赫部。

土默特是早就已经开始向定居状态发展,自己都开始搞农耕了;另一个以前虽然是渔猎,但现在已经重点要进行商贸了,而老哈河一带的农耕条件也不错。

朱常洛见过了他们,这才回到行宫那边。

主要的起居场所其实位于湖中的岛上。

这里之所以叫热河,是因为一汪常年不息的泉。

热河泉在寒冬时也汩汩不断地涌出泉水,虽然并不是高温的温泉,但水量极大、水温也高于冰点颇为稳定,因为水量太大渐渐侵蚀出一个湖来,最终找到了个汇入武烈河的河口,因此涌出了一条长度仅仅不到两里的河流,这便是热河。

夏天之时泉水温度远低于气温,冬天之时又足以化冰,因此它才如此特别。

湖面上小岛数个,都以石桥相连。

而朱常洛到了勤政殿东北侧通往湖心岛的石桥时,这里就有专门的门楼和亲军驻守了。

秦良玉早就到了这边,此时才迎驾带皇帝往湖心岛去。

朱常洛远远望去,风景虽然仍在雕琢,但看得出来他们先把主要心思在了湖心岛上的宫院和景观楼亭上。

“皇后和几位妃嫔还住得惯吗?”

“臣看皇后娘娘和几位娘娘都颇为欢喜,昨日还上了画舫带着皇子皇女们游了游湖。”

“难得出宫,那自然欢喜。”朱常洛问她,“你去西面山中看了看没有?哪些景致值得一看?”

“臣担当护驾重任,自然要去那边和宣府镇、辽西镇边军会上一会,也查勘一下山形。”秦良玉想了想之后问道,“陛下想过去登山赏景?”

“既然来了,自然多走动走动,这个随后再看哪天天气好吧。北面的动静如何?”

“诸位王公及使臣都只居于毡包之中,虽有些走动,但并无什么异动。”

朱常洛点了点头:“你随后和公总司过去一下,先把朕那汗帐准备起来,明天朕就要带着她们过去了。”

“臣领旨。”

秦良玉止住了脚步,目送皇帝走向湖心岛。

这行宫里,除了湖心岛上的宫院,湖北面的一大片草场上还有一个毡包群落。

其中有一个比乾清宫也小不了多少的大帐,这便是朱常洛的汗帐——毕竟他也受了诸族的请、有了长生天汗这个汗号。

偶尔以大汗的身份与他们见面,也是融入他们的习惯、与之打交道的一种方式。

但那是明天之后的行程。

今天嘛,上了湖心岛之后先是到了郭兰芝那边。

朱由检没来,而这是郭兰芝成为皇后之后第一次出宫。

朱常洛带她出来散散心,其他伴驾而来的悉数都是北疆各族进献入宫有了名分之人。

其中位份最高的当然是已经生下皇子获得妃位的叶赫那拉东哥。

既然是要营造“一家亲”的气氛,那么明日,让她见见她的哥哥、让小家伙见见舅舅,这都要做。

科尔沁、土默特,也要见到他们送入皇宫的女人得到了皇帝的喜爱。

皇帝与他的后妃们暂别了数日,今天自有鱼水之欢、齐人之乐。

而北面的营帐区里,林丹巴图尔等人只看到大明的文武官员及亲兵们来了更多,开始在那汗帐里外忙忙碌碌,也到了他们帐中提前通知明天的安排,请他们做好准备。

那个汗帐很大,用着非常精美的布料和装饰。

从样式来看,是原汁原味的毡包。

林丹巴图尔看着黄昏时分的汗帐和其外随风飘荡的大纛、龙旗,眼神里一阵恍惚。

几年前,他也想象过这样的画面。在威风凛凛的汗帐周围,是各部头领的毡包簇拥着。而后,他准备篝火,备好牛羊美酒及歌舞,接受他们的臣服和恭贺。

现在他是头领当中的一个,是遵奉大明皇帝为父的元顺王、是长生天汗麾下的呼图克图汗。

他只带了护卫来,不像那一位带了几个女人过来,其中大多还是他们各族进献去服侍长生天汗的。

现在,大明皇帝恐怕正在南面不远处享受着快乐,而他则在自己的“汗帐”门口看着皇帝麾下的女将军布置防务。

他居然还有女将军!

林丹巴图尔转身默默地回到帐中,失落而难过。

真能等到迎来转机的那一天吗?

那么长的时间,要比明天觐见前的这个夜晚更加漫长、难过多了。

前年去通辽,去年去广州,今年又到承德来,那一位比他悠哉悠哉太多。

而他虽然还只有二十岁不到,但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很老了。

难熬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