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4章 番外一 张学良回忆录(1 / 2)不早八的方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4章 番外一 张学良回忆录

1992年某日下午。

宝岛省会,张学良居住的北投宅邸被阳光轻柔地笼罩着。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群来自大陆的记者鱼贯而入,领头的记者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张学良的手说道。

“张先生,我们代表大陆同胞来探望您,很荣幸今天能够与你见面。”

来访的记者们无疑是激动的。

毫无疑问,在他们面前这位张汉卿先生,以九十一岁的高龄,成为了民国这段复杂而具有深远意义历史的活化石。

得到机会,能够采访这位先生,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一切有价值的问题。

“孙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族共和”

场内,张学良即便是到了这个年纪,依旧是精神奕奕,对于记者们各种问题对答如流。

特别是询问到对于各种民国名人的看法,他似乎有一肚子话要说。

可当记者们询问起九一八的相关事情之时,张学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状态。

他坐在窗前看着外头明媚的阳光,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对于九一八的事情,我是有所愧疚的常凯申与我有些谋划,不过他并没有给我明确的指示实际上我的抵抗便是用不抵抗来抵抗,曰本人是想要我们抵抗的,抵抗了以后便会发动战争,这显然是对于我们不利的,我这便是我不抵抗的理由。

你们可还明白?”

张学良这番言语,乃是学界和记者们从来都没有预料到的,一时间历史上的细节,似乎在记者们面前揭开了一般。

记者们立即蜂拥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说道。

“张先生,可这样的决定会不会有些太过于软弱呢?”

“以斗争来求和平,不才是最为明智的吗?”

“张少帅,你可否再详细讲一下,当时的情况。”

张学良眼睛略显浑浊,早已没有了从前的意气风发和自信,可还是固守着自己的观点。

用平淡的语气说道。

“说实话,当时我们的力量,很难抵抗曰本人。”

“可是.”

有一个年轻的记者还想要反驳,被其他人给劝了下来。

在场的记者们,许多也通读历史,或许有人想要反驳他,可对于那段历史的细节,也不太了解。

如今似乎也只能,将张学良的这段话写成报道,最终留给历史学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来评说了。

这个时候,一名记者提出问题,顿时令所有人眼前一亮。

“您能谈谈包秉文先生么?听闻他曾经在九一八之前,给过你一些忠告,可是”

记者终究还是没有说下去。

张学良一愣,似乎很久没有听过这个名字,紧紧盯着记者看,将记者看得有些发毛了。

可随后,他又重新笑了,似乎是释怀了一般。

“给我借个火。”

不知什么时候,张学良竟然从怀里掏出一包烟,问询了一干记者之后,这才叼上一根。

记者们面面相觑,按理来说,如此严肃的采访,不应该出现烟这种东西。

不过张学良已经如此高龄,没有人会再说什么了。

特别是听说,这位先生长寿的秘诀,就是烟酒都来?

“呼”

张学良吐出一口烟,似是惆怅似是缅怀的复杂情感,浮现在他的脸上。

“秉文曾经给我提过,一直提过,但我不后悔没听他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秉文他很厉害,可终究不是执掌军队的将军。”

即便是记者们提起了包秉文,张学良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包国维不懂军事?

张学良的言外之意,或许就是这个吧?

这句话,让在场的许多记者都有些义愤填膺。

记者们大都接受过国内的高等教育,而接受过高等教育,就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包国维的徒子徒孙。

没人知道,国内到底有多少教授曾经是包国维的学生。

可记者们刚刚想要反驳,却又看见张学良脸上充满赞赏的意味,眉飞色舞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