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岐,陆雁苏的业务洽谈相当顺利,本就是上杆子被邀请,南方贸易公司的姿态摆得很低,业务洽谈没用多少时间,更多的是走入乡间去参观菜园、水塘、鸡窝、猪圈以及手工艺品作坊。
在农药化肥大规模使用之前,内地的农产品在国际上会很有竞争力,万吨以下的小宗贸易市场不难打开。且可按照需求以特定的方式种植、饲养以及抓捕,如狮头鹅和肉狗、南瓜、蛇和田鼠。
如果是专营香肉的餐馆,食材的品质不用特别高,但必须稳定,不能让老客今天吃一个味,明天吃又是另一个味,好孬靠撞大运,这就杜绝了从打狗人手里收杂狗的可能,需要一家肉狗饲养场负责供货。
九龙城寨共有香肉馆13间,散落在新界各地的狗肉馆大约40间,前者辐射大部分的香港食香肉人群,后者辐射的面较窄,加起来对肉狗的需求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
香港一年大致要吃掉四五万只肉狗,挖掘一下市场潜力,一年增加两三万只消费量不是问题。
俗话说,贵买贵卖,以保证品质和防疫检测的名义垄断肉狗供应,杜绝香肉馆非法宰杀,只有寨营屠宰场持有合法屠宰的牌照,经屠宰盖上检测合格印章,肉狗便可进入市场销售。
当天屠宰数量由各香肉馆前一日提供的订购数量决定,绝不多屠宰,但可临时补单,屠宰场会安排屠夫值班以随时向客户提供屠宰服务,又保证食材新鲜,让食客吃得开心、放心、安心。
另外,屠宰场会处理好与港府的关系,规避《猫狗条例。
如此全面、周到的服务,一年仅计划盈利十几二十万,绝对不能说过分。
没辙,中丰公司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世界的,是社会的,绝不是姓冼的,可以不盈利,但不能不服务好香港市民。
二十万不多,但肉狗只是其中可以做的一个子产品。
1945年后,涌入香港的内地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民,耕作是他们唯一掌握的谋生技能,于是他们选择新界,继续依靠土地过活。
1946年9月,港府成立统营处,下辖蔬菜统营处和鱼类统营处。
蔬菜统营处规定农夫只能透过这个垄断性的中央批发市场来贩售蔬菜,同时又鼓励农夫成立地方性的合作社,以作为蔬菜统营处的合法对口单位。
在此制度机构下,唯有从合作社送来的蔬菜才可进入批发市场。而此前香港的卖菜机制相当分散,不同的栏商,亦即地方的蔬菜小型批发商,会到处向地方农夫买菜,再卖给各零售商进而流入市场。
简单而言,港府介入“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三个环节中的前两个环节,一改过去散乱的状况,对外披露的出发点是扶持农业和保障市民食材供应,但深层次的出发点,无非就是方便收税。
蔬菜统营处清楚种植成本和批发商采购、批发价格,又参与了批发市场的管理,生意如何门清,该收多少税自然一目了然。
当然,农民从来不是什么乖宝宝,不砍几个头杀鸡儆猴,吓得他们胆寒,甭指望没有刺头。事实上,新界不少农民会将自己种的菜送到墟上或市区街上贩卖,也有野生菜贩子偷偷从乡下收菜进行贩卖。
香港郊区地势陡斜,适合耕作的土地少,去年只有13.5%是农地,当中大部分是稻田,蔬菜和禽畜产量不多,不足以应付与日俱增的需求,食物供应主要来自内地。
然而内地政权易手,令港府欲减少依赖内地进口。为了应付粮食需求、安置难民及保障粮食安全,港府开始“积极”扶持农业。
嗯,这次是来真的。
为此,中丰公司将会成立一个子机构“岑佩佩农辅会”,帮助内地赴港的贫困农民自力更生,让他们可以过独立和有尊严的生活,同时生计亦得到保障。
农辅会的目标是推广“助人自助”这份积极的精神态度,为此,辅助会为有需要的农民提供培训、农资和免息贷款,让受助人可以自食其力。
具体计划上,农辅会将在大帽山购买土地并以“岑佩佩试验及推广农场”名称运营,示范高效能及有利可图的耕种、畜牧方法,同时致力于改善牲口的品种及培训农民。
之所以选择大帽山,是因为冼玉珍一次打猎时在大帽山高岭发现一株无人料理的橘树,当下大多数人都相信香港的高岭地势过于陡峭而气候潮湿,不适宜种植柑橘属树木,然而山上那株橘树仍能生长,这就具备了打造噱头的基础。
农辅会的立意是帮助农民不假,但这也是对外宣传的说法,慈善只是附带,目的是给岑佩佩脸上贴金,深层次的目的是中丰公司进行业务布局。
在香港搞农业是没前途的,港府目前大力扶持农业只是受当下的形势所逼,担心受制于人,不得不往自给自足的方向迈进,这种迈进是骑驴看唱本,边走边看,随时会转变方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