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3章 人均的魅力(1 / 2)鬼谷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没前途是针对远景而言,短期内在香港从事农业投资还是有利可图的。无论是粮食种植还是蔬菜种植,非特殊经济作物的单亩产值都很低,农民只种一两亩地不可能发家,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相比而言,年轻人进入市区当打工仔,会更有出息。

“年轻人待在乡下是冇前途的”,这是大多数香港农民的想法,但有机会,年轻人不会窝在乡下虚度光阴。

正因为有这种观念存在,而香港的工业正迈入黄金发展期,这就具备了打一套组合拳的基础。

中丰公司主营是农产品,但不代表不能进入地产开发领域,中丰公司旗下会成立中丰置业,在近郊平价地块上开发经济适用型住宅,主要的销售对象是新界进城的农民。

这种销售对象往往在乡下拥有不值钱的土地,卖不上几个钱,但中丰置业却对土地虔诚,对农民抱着友善的态度,在未来将开展“洋房下乡”活动,以顺应农民进城的新趋势,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楼房给与一定比例暂定13%的中丰补贴。

并同时执行“以地换楼”政策,每一寸农地都可以兑换相应的住宅单位面积,若村围、宗祠进行集体换楼,可兑换的面积会相应提高,且牵头人在威望提高之余,将获得轿车、靓妞、零很多的银行账户等惊喜。

中丰置业获得的置换土地,部分将转售给好犀利农产品以作规模化种植用途,另外一些将用于工业开发和度假地产开发,兴建度假村屋别墅供城里人周末度假,并开垦小块菜地,出租给城里人或提供代种服务——中丰置业提供菜地和菜农,客户支付租金,让菜农按自己的要求进行种植,菜地产出归客户所有。

中丰公司给自己订立了一个目标“港人吃港粮,港人吃港菜”,并会推出身土不二的理念,推动建立半官方的农产品监督检测机构“农盟”,获得农盟认证、来自香港农场、香港自研种子、通过菜统处质检的蔬菜,更适合港人肠胃。

粮食乃香港立港之本,农民在香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付出很多,将来还要付出更多,中丰公司身为一家有良知、社会责任感的香港企业,时刻铭记农民的牺牲与奉献。

马老师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一代又一代香港农民从未停止劳动,但富裕却与他们无关,这种现象是错误的、无耻的,必须做出改变。

中丰公司要推出“勤劳种地致富”计划,将当下的新界农民尽可能多地送进城里享福,再通过二十年的努力,让坚持种地的农民人均收入超过警务处长。

这个计划,中丰公司是认真的,冼耀文也是认真的,为了表示他的认真,他心爱的女人岑佩佩将成为被人均的农民之一,与广大农民风雨同舟。

岑佩佩身为留过洋的新时代农民,有义务成为农民之典范,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短期内,收入超过10万个警务处长,不给人均数据拖后腿。

假如岑佩佩做得不够好,冼耀文会亲自出马成为被人均对象。

农民的本职是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谁也不能说他们不勤劳,勤劳、种地已经完成,仅剩致富这一步。

说到致富,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不是提高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长,农民的勤劳已经过头,对身体的摧残达到了变态、残忍的地步,必须压一压,忽略农民的强烈反对,强行执行“八小时工作制与双休”。

降低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长的同时,提高农民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具体的办法是打造港粮、港菜品牌,并进一步提高品牌附加值。

用大a腔来说,就是港粮价格微微上调一倍,港菜价格小幅度上扬五六倍,并做好外来农产品的倾销防护,限制本土有种植的蔬菜、有养殖的肉禽进口数量。

当然,港粮、港菜需要对得起价格的提升,保证品质。

例如山今楼在热卖的山今猪脚饭,目前使用的猪脚是来自欧洲的冻货,将来中丰公司会推出来自本土养殖肉猪身上的“香港脚”,山今楼会采购,并推出品质与口感更高的“至尊猪脚饭”,让食客清晰地感受到港菜的魅力。

随着至尊猪脚饭的盛行,香港脚也会成为香港的拳头农产品,第一步牢牢占据香港本土市场,第二步走出香港,走向世界。

而在不那么遥远的未来,当香港农业不再受重视之时,港粮、港菜的概念依然可以延续,只不过港农干中学,与时俱进,理解并运用国际分工的理念,将蔬菜种植、肉禽养殖的流程进行分解,其他步骤放到香港外完成。

比如淡水鱼可以在内地养大,但走向餐桌之前,必须在香港水库里泡上几天,即使实在不方便,也必须用香港水库的水给鱼冲个凉,仪式感一定要有。

又比如头号青菜菜心,喜欢温差较大的环境,宁夏白天热,夜晚冷,多半时间十分干燥,很适合菜心生长。

恰当的时候,中丰公司会奔赴宁夏建立香港宁夏菜心种植基地,种植、分拣、包装等环节都在当地完成,但张贴商标这一步一定以及肯定要放在香港。

鱼需要洗香港澡,菜需要贴香港标,中丰公司是诚信企业,坚决不欺骗消费者。

……

石硖尾。

方元珠坐在家门口,手里穿着珠仔,嘴里唧唧呱呱不停,正跟边上另一个穿珠仔的妇女聊得正欢。

儿子王松艮的房子有了着落,大女儿王霞敏在冼家做事,不仅带着小女儿一起吃香喝辣,家里省了口粮,而且,每个月往家里交的家用从一开始的几十块涨到了三百块。

既无远虑,也无近忧,她自己还能动弹,有白事时承揽哭丧工程,冇生意时穿穿珠仔,收入也不低,日子过得相当逍遥。

而且,别以为她这个哭丧人晦气,旁人不愿意跟她走太近,事实恰恰相反,她其实还兼职干媒婆,人送外号“猪笼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