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多新鲜的字眼,没去香港之前,她在韩国的剧组没听过有这个东西,现在在她的剧组却成了标配,不赶进度煮一大锅拉面,就着泡菜大快朵颐,赶进度换成饼干,边干边吃。
今天不赶进度,吃拉面,大家吃得很开心。
就是有的人吃相差了点,吃拉面的时候,香烟不离手,吃几口抽几口,抽完一支续上一支。
剧组会给工作人员发烟,好彩牌,两天一包,不抽烟的留着带回去换硬货,烟瘾大的不太够,吃饭时使劲抽配餐的饭后神仙烟。
那个叫申相玉的吃相最难看,烟灰老往面碗里掉,他也不嫌弃,烟灰权当就面小菜。
崔银姬蹙了蹙眉,寻思道:“这么不爱干净,将来谁会嫁给他。”
“孔社长,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东亚商会的院里,金圭利笑呵呵地说道。
“金秘书,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尽管吩咐。”孔令仙一边笑着回应,一边将金圭利往屋内迎。
东亚商会打着美国人的旗号做生意,暂时还没有势力要求吃干股,但打秋风无可避免,要孝敬的人不少,每隔几天,商会都要出动一辆卡车出门“送补给”,金秘书就是吃补给的人之一。
在会客室就座后,金圭利说道:“孔社长,国际委员会一个代表团马上抵达大邱,他们要去难民营和战俘营慰问并发放物资,许市长说市政府也应该有所表示。”
金圭利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但化缘之意已经表述得非常明白。
孔令仙心里问候了金圭利八辈祖宗,嘴里却是说道:“扶危济困,人人有责,东亚商会当仁不让,只不过商会的物资不太适合发放给难民,我代表商会捐出2000万给市政府购买慰问物资。”
金圭利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孔社长,你一个中国人在韩国能经营东亚商会,真是了不起。”
孔令仙莞尔一笑,“金秘书过奖了,东亚商会生意还过得去,都是会长领导有方,我只是听会长吩咐做事而已,不敢居功。
4000万是我权力的极限,再多必须向会长请示,会长也不能一言而决,必须召开股东大会。”
“今天早上宪兵拿到了一份口供,有一个左翼分子藏在香港剧组里,宪兵要去抓人,被我给压下了。最近大邱出现不少有满洲生活背景的破坏分子,不差一个左翼分子。”
孔令仙明白金圭利这一枪是瞄准崔银姬开的,崔银姬是她送走的,她清楚是大老板要的人,南云会长前不久又来过电报要她看顾崔银姬……
金圭利是嫌钱少,还是垂涎崔银姬的美色?
“金秘书,我们开门见山,4000万是最大的数字,不可能再多。”
金圭利轻笑一声,“孔社长,我已经感受到你的诚意,4000万足够了。市政府会举办酒会招待国际委员会的官员,需要女伴出席作陪。”
孔令仙胃里翻江倒海,犯起了恶心,也恨不得咬死金圭利这个王八蛋,这是让她当龟公拉皮条啊。
“我只能传达,做不了主。”
“韩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金圭利义正言辞道。
……
新加坡。
四点二十,冼耀文被蔡金满一个电话提前叫回家。
小坐片刻,电话响起,接起一听是南云惠子来的电话,告知崔银姬一事。
一听,冼耀文瞬间心中不喜,一点小事居然动用“快联”系统。
“你转告韩国,一切以生意为重,逢场作戏在所难免,我会对‘她’做出补偿。”
“哈依。”
挂掉电话,冼耀文点上雪茄,思考韩国的战略问题。
孔令仙差点意思,独当一面略显不足,现在既无人可派,也不适合再往韩国派人,再派人会产生信任危机,令孔令仙离心离德,最好是他亲自去一趟大邱,捋一捋业务与关系,也带一带孔令仙。
只是,他想抽出时间还真不容易,日程排得满满的,想压缩只能牺牲休闲时间。
当他在优化自己的日程时,蔡金满来到他身后,轻揉他的头部和太阳穴。
“老爷,有烦心事?”
“没有,只是考虑问题。”冼耀文合上眼,惬意地说道:“没出门?”
“没出去,后院的煤油冰箱熄火了,加了煤油还是点不着火,找了人上门来修。”
“哦,什么问题?”
“维修工说是管道老化,换了一根。”
“煤油冰箱安全性太差,过些日子还是淘汰掉。”
“要是停电了,电冰箱里的东西怎么办?”
“当初我说配一台煤油冰箱,只是因为没用过,图个新鲜,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案,一是在不远不近的地方买块地,以听不见发电机的噪声为准,盖上一间发电房,以后不用担心停电。
二是在园里挖一个冰窖,四面墙装上钢板,钢板另一面有夹层,冰块放在夹层里,这样既可以保温,又不会过于潮湿。”
“家里地下室不是已经有发电机了吗,每个房间的电线还拉了另外一条暗线。”
冼耀文睁开眼,说道:“那个是出于安保用途布置的,以后不要再提,更不要跟外人说。”
蔡金满点点头,“我知道的。”
“发电机容易被人利用,也容易吵到别人,还是冰窖的方案更好一些,这事我负责,你不用操心。”说着,冼耀文起身说道:“你先上楼换衣服,我下去一趟。”
“嗯。”
冼耀文离开客厅,进入一楼的一间客房,打开卫生间的门,进去伸手在浴缸的一侧转动一个机关,然后将浴缸往外一拉,一条往下走的楼梯便映入眼帘。
下到地下室,只见不大的空间正中摆着一台发电机,三面墙都摆着柜子,他来到一个柜子前,伸手轻抚放在第二层的mg42通用机枪,一阵抚摸,又拿起第三层的stg44突击步枪。
这把枪和一般的不同,枪托改过,是可折叠的,枪头部位加装了战术手电,并安装了战术导轨和加装拇指握把,另外安装了反射式红点瞄准镜,对当下而言有点科幻,也有点滑稽。
除了枪和枪托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是冼耀文用硬纸叠出来粘在枪上,说好听点,这是一把概念枪,说不好听点,这就是小孩子的玩具。
只不过,除了红点瞄准镜,其他分分钟可以变成真的。
将枪拿在手里把玩,冼耀文心里琢磨着是时候研发基于vz58突击步枪的“smith51突击步枪”。
vz58突击步枪的外形和akm基本一致,可以说它是抄袭,但结构完全不同,是捷克斯洛伐克原创,只在可靠性方面略逊于akm,其他方面小部分相当,大部分更好。
不多的武装力量已经让他感觉到后勤压力,万国造的现状必须尽快改变,统一弹药口径,又要方便随地补给,且不是自成一派,不会被他人一眼看出底细,这就意味着他要推动一款枪械全球泛滥。
他想了一段时间,选中了vz58突击步枪,注册专利却不打算收取授权费,谁要仿制随便,假如谁没有能力打造机床,可以考虑一下他的乞丐版制枪系统。
是的,他并不打算卖枪,也不打算赚取专利费,只打算借着枪一只脚踩进机械领域,补上冼家的重要一环。
机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又是相当太上皇的男人,少不得控制三两个国家玩玩,一个国家所需的东西他需要,国家不需要的他依然需要,要,还要,他要的很多。
把玩了一会stg44,冼耀文又拿起一把伯莱塔m1934手枪,一边拆解,一边回忆伯莱塔92型手枪。
说到手枪,他把玩最多的就是柯尔特、格洛克、伯莱塔三个品牌,经典的伯莱塔92型,不管哪一款他都可以画出结构图,成为发明人一点不难。
还有hk系列、ar系列、n系列,他差不多可以将图纸复刻出来,找几个枪械师配合他,研发出来不难。
狙击枪更不用说,除了几款垃圾,其他的他都有长期把玩史,玩枪四十来年,每年射击不低于2万发子弹,不仅玩,且还会上手改,就当下来说,他对枪械的了解应该能排到世界第一梯队。
他输在专精,胜在广度,让他一点不抄,全靠自己研发一款枪械,十有八九只能做出一把垃圾,但要抄起来,嘿嘿。
“柯尔特、格洛克、伯莱塔,colt's、glock、beretta,柯格伯,克格勃,cgb,呵呵,有点意思……”
在地下室待了一会儿,冼耀文上到二楼,冲了一个凉,带着蔡金满往李宅过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