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小神童,家难
七月
孝质帝被葬于静陵。
同年,曹腾等七人,因定策有功,都封为亭侯。
建和元年
因为刘志是梁冀所立,且其党羽遍布朝堂和地方,因此刘志十分在意梁冀的态度。但是却急切地希望有自己的力量,至少不会如图刘缵一样,死的那么容易。
六月
刘志罢免亲梁冀的太尉胡广,任命与梁冀不合的大司农杜乔为太尉。
八月
刘志立梁冀之妹梁氏为皇后。
九月
雒阳发生地动,梁冀趁机发难,刘志无奈将太尉杜乔罢免,但是没有立即任命新的太尉。
十月
刘志任命司徒袁客为太尉,司空袁汤为司徒,不过为了安抚梁冀,又将前太尉胡广任命为司空。
由于梁冀笼络起了一个庞大的贪污集团,使得正直的大臣不仅得不到任用,甚至还会因此而被下狱,反而贪污成风、趋炎附势的贪官能够不断的升迁。
这极大地造成了大汉政局的衰落,特别是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一场彻头彻尾的盛宴开场了,不过,食用者不是他们,而是那些贪官污吏,不法豪强,食材却是他们自己。
梁冀集团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外戚集团,而是以梁冀为首的,司空胡广、卫尉梁叔、河南尹梁胤等梁氏外戚、贪腐的朝臣、不法的豪强为羽翼的利益集团。他们被人称之为浊流。
而那些有识之士、不愿意攀附权势、厌恶贪腐的官员,以被免职在家的白流为首,还有同被免职的李固、杜乔以及太尉袁客都是他们的成员,他们互相组成了利益自保集团,以清流自居,代表不愿意与浊流同流合污。
但是还是有个别的诸如司徒袁汤这种两不沾,一心只是顺从皇帝的命令,也不管诏令是否合理的人,他们大多是河南的一些大族,他们被人称之为皇党。
三方势力以浊流清流相争为主要,皇党事不关己,但是由于梁太后和刘志的放纵,总体以浊流占据绝对优势,清流只得勉强自保。
由于浊流得势,地方贪腐盛行,大量的豪强和官吏勾结,兼并成风,百姓民不聊生。
巨鹿郡,任县,驻马亭,北林里
此地曾经是光武帝派出二十万大军进攻赵汉的主要战场,但是惨遭大败。曾经血流成河的古战场,此时已经变成了沃野千里,一片农舍,耕田。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此地的庄稼长得比其他地方好得多,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良田。
其他地方五十亩就可以足够一家人吃得饱,此地三十亩就可以让一家人过得去生活。
而如此优良的地方,自然被有些人盯上了。
他们正是县里的那些豪强,如今的官府只管收税,不管兼并,于是他们终于把手伸了进来。
八岁的张角疲惫的走在荒路上,肚子里真正的疼痛在提醒他,该吃饭了,但是此时哪里有吃的东西啊,道路附近连一根草都没有。
原来这段路不是这样的,路旁有许多的草树木,但是如今都被周围的人家给吃光了和砍光了。
他是奉母亲命令,前去距离家几里之外的一处道观,给一位帮助过他们家的道长送谢礼,顺便遵从母亲的指示,替自己家给神灵上香,保佑家中一切安康。
张角的父亲在一个月前因病去世了,为了治病,他家将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进去,甚至到最后,还将家里唯一的几亩良田也抵押了出去,这场病拖了三个月,最后父亲还是走了。
不仅如此,到最后,他们家里连为父亲办丧事都没有钱,还是北林里附近道观里的一个道士,恰好来到他们里为另一家人作法事,道长心生怜悯,主动提出可以免费为他父亲作法,这才让他父亲体面的下葬。
如果他家只是一个平常之家,还不需要如此,但是他父亲是一位读书人,母亲不愿意父亲死的那样潦草。父亲常年靠着为他人写信,读信维持生计,还与母亲一起操持着家里的田地,这才将他们三兄弟拉扯到如今的年纪。
其实他们家的家境对比同里的其他人,好得多,他甚至知道西边有一户人家,已经饿的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大户人家去了。
可是一场大病,直接将他们家击垮,自己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西边那户人家为什么如此之瘦,都是饿的啊。
不过此时他的身体虽然疲惫,但是心情是不错的,因为他去上香时,竟然被云游到道观的,一个其他地方的道长看中了,说他有道种,可以随他一同修道。
他可太开心,要知道,若是他能够随道长一起进入道观,那意味着家中就可以少养活一个人,母亲就可以轻松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