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8章 事与愿违,复仇者(2 / 2)君子以懿文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妇女,只见她,身披皮甲,将头发扎将起来,盘于脑后,脖子上带着一块红巾,左手扶着腰上的佩剑,右手持矛,身上还带着弓箭。

她叫白苑,是青州白氏族人,嫁给了当时海曲县的豪强吕梁,是吕乡的实际掌控者,也是在海曲县能说的上话的,吕梁出身青州吕氏,是吕氏族人。

他们育有一子,名吕育,担任海曲县的游徼,吕梁早死,只留下吕育母子相依为命,但是白苑不是常人,丈夫死后,将吕家操持着很好,保住了吕家的基业,直到吕育长大成人。

去年,当地豪强联合起来,为了抵抗新政,故意制造混乱,便派吕育去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但是吕育自幼深受母亲白苑教导,心中自有底线,不愿意去做那些危害百姓的事,于是被其他豪强联合起来排挤,县宰以吕育抗命的理由,将其处死。

吕育成为游徼后,因为其性格和能力,得到了当地许多百姓的推崇,而白苑逐渐退居幕后,渐渐的被人称为吕母。

如今吕育被冤杀,吕母悲愤万分,决意暗中联络勇士,谋划为儿子报仇。

吕氏因为在吕氏父子和白苑的操持下,在当地颇有声望,吕育被杀,本就有许多人惋惜,如今白苑散尽数百万家产,到处开设酒店,购买刀剑,救济贫穷的百姓。

有些青年来买酒,手头没钱,吕母便经常赊给他们,如果有困难,吕母就借衣服、粮食给他们。渐渐的吕母集结了几百个好手,都是深受她恩的。

如今流民聚集在县城外,正是为儿报仇的时候。

吕母站在这几个月为了掩人耳目修筑的土堆上,将它当作点将台。

“诸位豪杰,我儿吕育,因为不愿意帮助县宰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而被定罪处死,此何等之冤?

如今天下大乱,各地豪杰并起,是因为他们想要荣华富贵吗?不,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张楚王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们当官的不给我们活路,我们自去寻,正好,县城外有流民几千人,他们都是被遗弃的,只要我们奋起反抗,他们一定会跟着我们,到那时,我们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业。

我虽是女儿身,但是也有大志,为百姓求活,为各位博出一个未来。诸君,愿与我同去否?”

这些人都受过吕母的恩惠,又眼看着县衙越来越过分,心中早就有了怨气,如今吕母愿意带头,那是再好不过。

那汉朝高祖刘邦,不也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出生吗?如今恰逢乱世,焉知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刘邦?

“攻县城,杀污吏!”

几百个小伙都举起臂膀高呼起来。

吕母见士气可用,便让家仆给他们分发武器,又让他们在脖子上系一个红巾以示分辨,随后众人杀了一条狗,将狗血涂抹在额头上,以示决心。

这些武器都是吕母通过家族的渠道,不断汇集而来,多是些各地淘汰了,有些老旧锈迹的兵器,但是总比棍棒好些吧,只要打下了县城,武器自然就有了。

吕母带着几百人很快就来到了海曲县外,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难民,吕母心生怜悯,但是为了报仇,并不能优柔寡断。

她让人将木梯做好,准备正面强攻。

因为海曲县是小县城,城墙并不高大,只有三四米高,而城内的守军,据吕母了解,都是些应付兵役的老弱病残,并没有什么战斗力,而且这些人里面,还有不少吕育的旧友。

木梯做好了,吕母将剑一挥,大喝道:“与我上!”

说完带头冲锋。

吕母军大喊着“攻县城,杀污吏,吃大米!”

四周的难民看着这群杀气腾腾的军队,赶紧避开他们的冲锋道路。

县城守军根本没有人想到会有人敢攻打县城,所以反应极其的慢。

等到吕母军将木梯靠在了城墙上,守军才反应过来,慌忙举弓就射,因为慌张,所以准头感人。

而吕母见此,让人往上爬,然后自己举着弓,只要有守军敢露头,就将其射下来,一时间,吕母一人就将城头压制得不敢露头。

吕母军很快就来到了城头,轻松的就将守军杀散。

“快开城门!”吕母用剑刺翻一个守军后吩咐道。

“吱吱呀呀!”

海曲县关闭几日的城门缓缓打开,有吕母军的军官立即冲着门外喊道:“进城吃粮了!”

饿了几天的难民一见城门打开,便全都冲向城门。

吕母见城门已开,没有再管蜂拥而入的流民,只是亲自带人前往了县衙,又让一个吕氏兄弟带人前往占据粮库、武库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