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刚说完,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又传来朱元璋的骂声;“小兔崽子,你撂得倒挺快呀!”
“老子说句话的功夫,你小子倒先撂回来了!”
朱棣与蓝玉一听是朱元璋大呼小叫的声音,又齐齐毕恭毕敬的站着。
朱元璋大踏步走入房间,好似没看见两个大活人站在眼前一般,而是直接走到朱鹰的面前,冷着脸质问,“说!”
“你为何要偷偷跑回来?”
朱鹰笑嘻嘻的拉着朱元璋坐下,然后一本正经的道;“皇爷爷,孙儿瞅您和那名老师傅唠得挺热络,孙儿感觉有点无聊,所以就先行回来了。”
“再说,这两处院子挨着,您还怕孙儿又丢了不成?”
这句话一说出,特别是这个‘又’字,令朱元璋想起在大街上见到雄瑛时自己的喜出望外与惊喜交加,顿时脸色缓和了下来。
他摩挲着朱鹰的小手,笑骂道;“那个炉具不是你叫那两名铁匠造的吗?”
“所以咱以为你在旁边,如咱有不懂的地方,咱也好问问你?”
“可咱喊你,你却偷偷跑回来了。”
“你说,你叫爷爷这张老脸往哪搁?”
“你就为这点小事啊。”
朱鹰笑道;“孙儿还以为是多大事呢?”
说着,开始有板有眼的说教起朱元璋来,“皇爷爷,您把面子看得太重了,这样不好?”
“您刚才不是和孙儿说过吗,您小时候只读过两个月的私塾,而现在却成了当今皇上身边的笔杆子。”
“你有如此成就,不都是您勤学苦练、不耻下问而得来的吗?”
说着,他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见朱元璋脸色阴沉,若有所思,便小心往后挪了两步,接着道;“皇爷爷,孙儿只懂得炉具的构造原理和大致的形状。”
“那两位师傅是实际操作者,只有他们才能和您讲得明白,因此……。”
朱元璋想想大孙的话言之有理,都是自己的自尊心在作祟,也怨不得大孙。
他无声的点点头,随后看向朱棣与蓝玉,问道;“你俩杵在这儿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滚回去!”
朱棣与蓝玉如蒙大赦,忙躬身道;“没事,没事。”
“孩儿告退!”
“末将告退!”
说罢,快步走出了房间,房间里只剩下了朱元璋与朱鹰这对爷孙。
朱元璋拍了拍身边的椅子,示意朱鹰坐下。
待朱鹰坐下之后,朱元璋才问道;“大孙,那圆柱状的物件为啥叫烟筒?”
“烟筒又是干啥用的呀?”
朱鹰有些无奈,早知道皇爷爷肯这么不耻下问,自己就不该带他前去隔壁的院子了。
可他仍笑着说道;“皇爷爷,顾名思义,烟筒就和普通人家的烟囱差不多,只将它外形改变了而已。”
“这么做,已是为了节省材料,二是连接时方便、快捷。”
“哦?”
朱元璋恍然大悟,想这里也没有实物,也就不想听朱鹰细细解释了,而又是问道;“大孙,你原先说的提炼是啥玩意?”
“爷爷现在没事,倒是想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