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背着手,淡淡的‘嗯’了一声,似乎还在生朱鹰的气。
围着两名铁匠打造好的东西看了看,他随手拿起一件圆筒状的东西,向年长者好奇的问道;“老师傅,这圆不咕噜的东西是干啥用的呀?”
见朱元璋年岁偏大,又叫了自己一声老师傅,年长者感觉甚有面子,于是放下手中正在干的活,面带微笑道;“这位兄弟,不怕你笑话。”
“咱原先也没见过这等圆柱状的物件,也是不懂,可听了小少爷一通解释,咱才终于明白。”
“原来咱这是在做烧煤的炉具,造福咱们这些百姓们啊!”
说着,他对朱元璋挑起了一根大拇指,赞叹道;“也不知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长大了则更是了不起!”
“哪有?”
朱元璋一听老师傅夸赞自己的大孙,便瞥了一眼朱鹰,心里早就乐开了怀,可嘴里却谦虚道;“这孩子成天淘气,气都把咱气死了。”
“男娃嘛都这样,如果男娃不淘气,那还称什么男娃?”
老师傅笑道;“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小姐,那还有什么血性,又拿什么顶门立户、传宗接代?”
“也是。”
朱元璋敷衍道,接着指着刚才那个物件,呵呵笑道;“老师傅,你和咱说说这到底是什么玩意?”
老师傅捡起烟筒,显摆似的道;“这物件你没见过吧?”
他抬头望了朱元璋一眼,见朱元璋满眼探究之色,又哈哈笑道;“这个物件叫烟筒。”
“烟筒?”
朱元璋狐疑的道;“烟囱到处都有,可咱从没听说什么烟筒?”
他转头回望,嘴里嚷道;“大孙,你和咱……?”
可一回头,哪里还有朱鹰的身影。
老师傅笑呵呵的道;“大兄弟,你莫找了。”
“从你说这孩子淘气时,他就跑了。”
朱元璋顿足,又无可奈何,只得对老师傅苦笑道;“你说,这小兔崽子气不气人?”
“既然是这个小兔崽子和你说的,咱问问他便是。”
“老师傅,多有打扰。”
说罢,转身离去。
老师傅看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孩子多好啊,小小年纪就知晓为老百姓着想,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朱鹰趁皇爷爷与老师傅说话之机,乘机溜了出来。
“咱还淘气?”
“您有见过咱这么乖巧懂事的孙儿吗?”
一路腹诽,转眼就进了自家的院落,快步回到房中,见朱棣与蓝玉俱是恭恭敬敬的站着。
他于是好奇的问道;“四叔、永昌候,自咱从这间房间离开,你们就这么一直站着?”
朱棣与蓝玉也是要面子之人,可不敢让雄瑛这个小辈看不起。
他们相互望了一眼,只听朱棣笑道;“哪有这回事。”
“只是听到有脚步声传来,四叔还以为是父亲他老人家,所以咱这才站着等候父亲。”
“可哪知晓是你这小子?”
而蓝玉却关切的问道;“小少爷,你们刚刚去了哪里?”
接着又问道;“老爷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