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卢植的身份和地位,主动登门想要向其求教的人估计都数不胜数,其中必然不缺有文采的,他孙策何德何能,就靠一篇诗文就得到卢植的青睐,被收为徒弟?
孙策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能明说的谋算,但孙策还是会去拜访卢植,因为卢植的刚直是众所周知的,他是不可能受别人指使暗中加害孙策的。
而且照日后刘备和公孙瓒的成就来看,虽然他们各有不足,但都绽放过足够耀眼的光芒,由此可见卢植教导弟子的本事还是很强的,可谓是真正坐到了因材施教。
又能教出将军,又能教出领导人,这点能做到的人古往今来都很少,而文武兼备的卢植就是能做到如此的其中之一。
和秦松还有全柔商量了一番后,他们的想法是,如果卢植真愿意收孙策为徒,以目前孙策的身份和地位,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是获益的。
又讨论了一会后,孙策决定将日后与张富传递情报的事情交给秦松,比起比较善于治政的全柔,喜爱军事的秦松管理习作应该会做得更好一点。
孙策让陈武和周泰去准备了许多礼物,然后自己去盥洗了一番,又换了一身衣服,等到陈武和周泰回来后,就带着他们去找卢植了。
路上又碰上了管理治安的张辽等雒阳卫,张辽见就这么一会没见,孙策就换了一身服饰,打扮得也是更加的精神,就询问他这是要去什么地方。
孙策神秘地笑了笑,然后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如果事情办成了,就会告与张辽知道,惹得张辽不由更加好奇。
离开了闹市街道,陈武周泰驾着载满礼物的马车,跟着孙策缓缓向卢植的府邸而去。
来到卢植府邸,孙策看到卢植府门前竟然有不少人正在将名帖递给门口的一名仆人,卢植先后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人,及时如今惹过天子的不满,但刚从冤狱中出来的他就惹得不少想要博出名的人前来拜访。
这其实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月旦评”,而且比起许邵,卢植要好得多,至少肯定不会当众损人,所以来求点评的人自然不少。
这点看看卢植对那些寒门子弟的态度,对比许邵对于寒门弟子的不同态度就知道了。
总得来说,卢植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并不像许多所谓的名士那样特别看重出身门第,反而十分愿意提拔人才,他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私心,就单纯地想为大汉的未来添砖加瓦。
这点是教导过卢植的那些老师告诉他的,他学成后,也不忘当时的承诺,继续将这种优良传统延续了下来,然而,出师后能做到不忘初心的,又有几个呢?
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兴冲冲的孙策在看到这个越来越多的人过来拜访的场面,也有些傻眼,这么多人,卢植一个个点评接见,得忙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