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这韶州到底咋丢的(1 / 2)木子慎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嗯,继续求收藏,求推荐票~~~)

借助韶州府开具的公文,英德、仁化、乐昌等地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

南雄府曾数年前曾遭遇清军屠城,人烟依旧未曾恢复,曹振业率第二协到时,知府陆世楷不忍再遭兵祸,举城而降。

李柘依旧命他为南雄府知府,负责平冤狱、征兵、分田、惠民等事宜。

第二协派员挺进至梅关,驻扎大庾岭险要之处。

韶州府、南雄府一举光复,平南军旗帜高高飘扬,粤北为之一震。

不少昔日李成栋、罗荣的旧部,散落在南岭、大庾岭之间的山寨里,听说消息,纷纷派人前来打探。

对于这些抗清义士,李柘亲自接见头领,拉拢关系,互通消息,申明平南军政策和招兵策略,对于愿意加入的,给予重赏。

对于将信将疑、只愿意暂时保持合作、观望的山寨,李柘也是派人给了些物资支援,承诺互通有无。

曾在李成栋部下为将的武人余、曾纵横南岭抗清的义士徐九亨、刘绍开,闻讯而来,称愿率部加入,被合编为步军第五协,并下令补充满员至4300人。

征兵比预想中的要顺利。

粤北数次经过大军袭扰,安稳时日也不过四年,以南雄府为例,在籍户口不过2万,民生凋敝不如此前。

按照平南军征兵政策:

每征一兵,直接就给出丁人家5两安家银子,并半年饷银,合计11两,称为军属,可以免除人头税等杂税,粮税减一成,无田者优先分田。

李柘也不想像以前那样拉壮丁,或者就在城里树招兵旗,效率太低,也没办法了解乡村动态,直接往东南西北,各派了一哨人马,穿村过寨,直接宣讲,凭着以往的缴获,直接送银入户。

拿到了实惠的银子,每年半数饷银直接发放到家里,贫苦的山民、农民,男丁多的贫苦人家,纷纷打听。

“大人,出一兵,粮税减一成,我要是出的多,是不是也减的多?”

前来征兵的哨官倒是笑了:

“还不满足咧,你要出多少?我家将军说了,可以累计,至三成为止!大家都是土里刨活的,家里壮丁不够,怎么过活?”

“大人,真给钱?”

“给,当场就给!只要符合条件,身家清白,有人作保,即可!不过这人,我当天也就拉走了哈!”

“不过夜?”

“任务繁重,虽然沿途有接应,每日走多远,都有定数。”

“去府城吗?”

“对,府城,老丈放心,这是招新兵,没有训练,不会上阵厮杀的!”

“哦哦”

类似的交谈,各处都有。

短短二十天,储备银两几乎花去三分之二。

各处投奔而来的义兵、招收的新兵,就补满了各部的缺额,韶州府外的新兵镇也已经招至15000人满员,到处都是训练之声。

薛举在韶州平冤狱做的很好,凭借着平南军为后盾,先后打掉了十余家为富不仁、甚至残害良民的投清士绅,没收钱粮、田地无数。

以府学为纽带,夏时勉征召了百余士子,暂时充任各级官吏。

韶州、南雄事务逐渐走上正轨,李柘此时却不在韶州主持军务。

平南军韶州举旗、大批骑兵南下的消息,早已被报到了广州、南昌、甚至是长沙。

只是尚可喜在全力围剿文村,郑成功已经打进了长江,忠贞营还在湖广和清军对峙,一时间,江西、湖南都派不出兵马会剿,纷纷急报朝廷、西南,请求支援。

只有广州沉默十天后,有了动静。

尚可喜在文村前线得知后大怒,当即从前线抽调兵马1万,由韶州副将张玮任主将,要求广州派兵2万会合,向北收复失地。

十万大军围困文村,时日漫长,耗费甚多,广东巡抚董应魁本就被搞得筋疲力尽,如今又要北征韶州,哪儿还有2万兵?

广州城不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