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派出、前往昆明的报捷使潘应龙一行,未见回音。倒是李柘带来消息,谭双喜已经进入云南追皇帝陛下去了,不知何时能有回信。
说起皇帝陛下,就更加头疼了。
说好的来四川呢,怎么越跑越远了呢?
连晋王都跟着跑去滇西,那破地方,能干个什么?
一旦天子蒙难,或天子弃国,好好的局势怕是要崩!
众将一番讨论、交流消息过后,都是眉头紧锁,半天无人说话。
文安之四处一瞧,李柘英武又特别的形象映入眼帘,说他特别,是因为一月前剃掉的头发,经过冒充钦差再剃,现在还没长起来,在一堆发髻里面,颇为显眼。
“辅明,你从保宁一路赶来,说说想法?”
李柘有些为难,这么多重将、国公、侯爷都不问,偏偏点名来问我,这不是拿我架火上烤嘛,当下有些踟蹰。
塔天宝、刘体纯、贺珍等都是第一次见传说中的柘字营主将,也有些好奇。
谭文一看李柘那个犹犹豫豫的样子,一拍桌子,厉声说道:
“让你说你就说,犹豫什么!”
李柘一咬牙,起身站在大堂正中,抬手行礼后,开了口:
“遵督师钧命,那末将就献丑了!”
“末将以为,如今四川形势,相对重庆破城之前,已是大好。我军先后消灭清军近2万,收复重庆、保宁、剑州、剑阁等地,逼迫李国英弃守合州南下,可谓大捷。有如此大捷,我军当再接再厉,建立防线,巩固胜果!”
“面对云贵清军,我全川兵力十万,尚是弱势。若督师有意,当广联各部,统一行动,先灭李国英残军,全占四川,支援云南才是。”
“末将从保宁得到的消息,延平郡王国姓爷正筹谋十余万大军,年内攻入长江,收复南京,广东尚可喜部十万大军民夫,正围困文村唐王余部,激战不下。”
“满清五省总督洪承畴驻节贵阳,清军吴三桂、多尼、赵布泰等三路大军,已经占领昆明,向西追击皇帝陛下。”
“若跳出四川,来看江南,若能坚持,上半年湖广必然空虚,若有轻师东出长江、南下广东,联结国姓爷攻敌必救,联结两广清军扰敌后路,收拢四散明军,必然对局势有益。”
“末将认为,当务之急,一是四处报捷,派人再入云南,追回晋王、皇帝陛下;二是驱赶李国英部清军,三是派出轻师,伺机东出南下联络。”
“末将浅见,望各位大人斟酌!”
不说则已,一说便一口气说完,李柘行礼完毕,退回座位坐下。
刘体纯喝了口茶水,直言不讳:
“保宁伯倒是耍了个滑头,如何消灭李国英,一个字都没说。”
李柘抱拳:
“有督师在,有诸位大人在,柘才疏学浅,不明形势,怕是难以说明,皖国公见谅。”
刘体纯哈哈一笑:
“好说,好说!不过这个报捷,统一散落各部明军,颇为一针见血。”
文安之按了按太阳穴,在地图上看了半天,抬头截住话头:
“辅明所言,深得我心。先说报捷吧,我的意思,川北由保宁伯(李柘)负责,川西由涪陵侯(谭文)负责,川南由皖国公(刘体纯)负责,川东由牟胜负责,分别派出信使,前往报捷。”
“川西建昌庆阳王处,是重中之重。此前涪陵侯亲卫曾由此入滇,还需再探才是。”
对于此等好事,众人纷纷应诺,倒也没什么异议。
李柘更没有意见,他巴不得只有好处,没有用他作战的地方。
难点只在两处:
如何消灭南下叙州的李国英2万大军?
如何在清军追击之下追上皇帝和晋王?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