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厂组建的分厂和分公司是要接纳这些人进来赚前程的,哪可能让红星厂吃一家独食。
老李也是够凶狠,够有担当的。
他顶着上面的压力,硬是在晋级的前夕,把各个分厂和分公司负责人的岗位给安排了下去。
且看这一轮的干部调整名单吧,机关各部室一把手和副手基本上都安排了下去。
既然是大部室和分厂、分公司说话,那小处室负责人这一阵地就可以有选择地放弃了。
在集团化进程还没有开始前,李怀德不介意把位置让出来,就算机关处室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其他单位调来的,也不耽误工作不是嘛。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有得。
要是给红星厂十年来发展,都不用从外面兼并企业进来,何必受这一份苦和罪呢。
没办法,体量急剧膨胀,必然要忍受平衡和妥协的安排。
李怀德很器重韦再可,从安排他担任教育和医疗管理局局长这一职务就能看得出来。
这纯粹是白捡功劳一样了,教育体系已经构建完成,医疗体系也打了足够厚的基础。
只等着今年上半年医院建起来,各科室完成组织和业务建设,就可以收割成绩了。
说钢城二院和疗养院,其实完全可以复制京城一院的模式粘贴过去就行了。
就连医疗力量都是现成的,这年月可不缺少医生,只缺少城市内的接受单位。
韦再可是老组织了,李怀德用他跟用李学武一样,都是堵在最麻烦,也是最耗费时间的窟窿上的关键人物。
所以他才说只给韦再可一年半的时间,这也算是一个承诺了。
话及于此,敢不用命?
-----------------
“保卫组那边怎么样?”
老李看着韦再可离开后,喝了一口热茶,这才问了李学武。
李学武当然知道他想问什么,保卫组的工作他以前怎么不关心呢。
还不是苏维德来了,他老在心里惦记着嘛。
所以,老李问的不是保卫组,而是主管保卫组工作的苏维德怎么样了。
“苏副主任还是比较关心纪监工作的。”
李学武挠了挠眉毛,回道:“这两天调阅了两年内的纪监工作资料,还在熟悉工作。”
“嗯,我听说了——”
李怀德不知道什么意思,长叹了一口气,看着窗外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说完,他扭回头看向正在捧杯喝茶的李学武问道:“你对纪监工作是怎么看的?”
“做总比不做强,对吧?”
李学武无奈地笑了笑,说道:“保卫组各科室部门都面临着调整和挑战。”
“职工数量暴增,各分厂和分公司的成立与保卫部门的匹配,多个项目立项等等。”
他晃了晃脑袋,满脸疲惫地讲道:“就算保卫组的人数增加了,可新保卫的训练和培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唉——都是这样啊。”
李怀德缓缓点头,感同身受地说道:“这是企业进步的阵痛,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我们要允许同志们忙中出错,尽量关心和组织力量支援,少一些责备吧。”
他手指敲着桌面,讲到:“维德同志跟我有过一次谈话,就在昨天。”
“他对保卫组现在的组织结构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我还是考虑了一下。”
李学武知道老李要说什么,机关里发生的事是瞒不住他的。
只是这会儿心知肚明之下,也要保持应有的克制和冷静。
他并没有接老李的话茬,而是就这么等着对方开口。
老李也知道他的心思。
把董文学和李学武搬出保卫组,是他用一系列条件争取来的。
同时,双方也保持了友好的合作和互信。
在此基础上,才一力促成了现在的红星厂机关正治生态格局。
只是苏维德的到来打破了本该有的平静,使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出现了一丝丝波动。
最明显的莫过于人事安排,董文学在离开前就已经与李学武布置好了保卫组的人事工作。
现在老李说苏维德有意见,那让董文学和李学武怎么想?
苏维德是不是真的有意见,还是你老李有意见,或者是苏维德挑拨离间。
没法说,这种话说太清楚了就失去本来的信任和意思了。
所以老李为难之下,还是讲了出来。
“关于卫三团王小琴同志担任保卫组副组长的意见,我是同意的。”
听老李如此说,李学武的眉毛微微一动,但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了下来。
老李的这句话很好辨别,无非是苏维德不同意,老李给对方否了。
都是一个班子的成员,苏维德还是刚来的同志,否了对方的一个提议,就不能否第二个了。
所以,听话听音,第二个意见是什么?
“他并不了解咱们厂安全保卫工作的核心和本质,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李怀德先是解释了一句,随后又讲道:“他也跟我提了一下加强纪监工作的意见。”
“这个我倒也是没意见。”
他看向李学武说道:“目前保卫组主要承担着几项职能,保卫、监察、应急以及安全生产。”
“保卫和应急工作当然不用讲,这是在系统内都做出了成绩的。”
他顿了顿,扫了眼李学武的脸色,这才又说道:“监察和安全生产工作可以再加强一下。”
“嗯,我服从组织的决定。”
李学武点点头,很坦然地接受了李怀德的安排,并没有过激的反应。
李怀德缓缓点头道:“我是知道你的,有大局观,有思想,有能力。”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吗?
倒也不至于,从老李的办公室出来,他便收到了消息。
保卫组将要再调入两个副组长,同为副处级干部。
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叫邰俊才,来自兼并的十六家企业,此前为生产管理处副处长。
管生产的来管安全生产,其实不算很对口,但作为负责人,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负责纪监监察工作的副组长却是李学武认识的,还打过不少交道。
想想都觉得可笑,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吗?
-----------------
“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吗?”
李学武手撑着桌面,仔细看着轿车的图纸,另一只手的手指捋着图纸一点一点地抠。
车辆研究所负责人王志苦笑着说道:“光设计和计算公式我们就做了七版。”
他点了点方桌上的图纸道:“这是按照您的要求,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思路了。”
“在兼顾性能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成本和各项经济指标。”
“那也不能太压缩,对吧?”
李学武敲了敲图纸上内饰的部分,对王志强调道:“买车和用车的人只看两面。”
他将两张图纸合在一起说道:“里面和外面,这就是车主的脸面。”
“看起来美观,开起来乐观,咱们得抓住客户的心理啊。”
看得出王志脸上的为难表情,李学武仔细观量着手上的图纸,说道:“别忘了,咱们这款轿车,可是完全对外出口型啊。”
双开门,双座位的轿车,就算再便宜,在国内也没有什么市场。
你有见哪个领导的秘书又能办公又能开车的?
一台办公车辆至少要四个座,这年月除了办公需要,谁会乘用轿车?
似是娄钰那些老钱们早就把手里的汽车处理掉了,还能等着抄家的上门钉钉子啊。
经过两年时间大学习活动的努力,马路上跑的汽车不敢说百分之百啊,但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是公务车辆。
所以,双座位,轿跑轻便风格的“双子座”轿车并不是适合国内的市场。
早在设计之初,李学武也没想着供应给国内的市场,这就是史密斯·派克要求的,打开汽车对外贸易市场的钥匙。
品牌泛量化,形成绝对影响力,再研究高档轿车和赚取品牌溢价。
如果纯靠成本和质量相匹配的价格进行出售,那世界上所有车企都发展不起来了。
你看后世无论是保时捷还是法拉利,亦或者是库里南、迈巴赫、劳斯莱斯等等豪车,无不是以赚取品牌溢价来进行收割利益。
别迟疑和怀疑,BBA也是一样,汽车的制造、运输和销售成本远不及你的花费。
就听那些新闻说什么宝马和奔驰的价格大跳水,亏的叮当响了。
扯淡,他们只能说挣的少了,绝对没有亏损的情况。
你见过有亏本赚吆喝的傻子吗?
就算是有这样的傻子,他们愿意远渡重洋,千里迢迢来给你送福利吗?
你要想,他们的价格折成这哔样了,还能赚你的钱,那他们的品牌溢价得多高?
史密斯·派克同李学武谈的营销策略便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无法实现技术设计、品牌影响和营销渠道等因素的先天优势时,对标质量和品牌的“良心”价格未尝不能打动人心。
真诚是最强的必杀技嘛。
当然了,这里说的良心价还要打个双引号,因为李学武也没有什么慈悲之心,千里迢迢给港城以及东南亚送福利。
少赚一点嘛,薄利多销,红星厂在轿车项目上的投入早就赚回来了。
怎么,投资人的钱不能坑是吧?
-----------------
“领导——”
就在李学武“研究车”的时候,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李学武直起腰看了看,见是樊华,便招了招手道:“来。”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汽车图纸上,嘴里给王志交代道:“暂时就这样吧,细节再扣一扣。”
“既然用了更多的塑料件,那就把座椅的舒适度提上来,车里能看得见的部分搞精细一点,美观一点。”
错开身子,示意樊华也看一看,嘴里还交代道:“差不多就给港城那边发一份过去,问问经销商的意见,不过也别全听他们的。”
“好的领导,”王志笑呵呵地说道:“史密斯先生倒是邮寄不少汽车资料过来。”
“看书要是能设计汽车和制造汽车,那这个世界上就遍地都是汽车了。”
李学武点了点自己的脑子,给王志玩笑道:“设计,还是需要有趣的灵魂呢。”
“这是当然——”
王志也不嫌磕碜,当着好几个人的面拍李学武的马屁,“您是我见过最有灵魂的设计大师了。”
其他人听王志的话可能会认为他在拍马屁,但在李学武听来,这小子是不是在骂我啊!
“这是新设计的汽车吗?”
樊华好奇地张望了几眼,没怎么看懂。
直到李学武随手抽出一张效果图来,她这才有被惊艳到。
“这小汽车好漂亮啊!”
“看来我确实有才华!”
李学武对着王志等人挑了挑眉毛,引得大家哈哈地笑了起来。
他做了交代便没再管他们,给樊华招了招手,示意她来办公桌这边谈。
樊华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那汽车效果图,听着正在收拾图纸的工程师们说笑。
等到了李学武办公桌前,她笑着问道:“这款汽车什么时候生产上市啊?”
“咋了?你想买一台啊?”
李学武打开茶杯盖看了看,抬起头好笑地逗了她一句。
樊华倒是开得了玩笑,这会儿嘴角翘了翘,说道:“这车要是跟彗星摩托车一个价我高低都要买一台。”
“听你这么一说啊——”
李学武笑着微微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吧,别耽误了彗星摩托车的销售工作。”
“怎么了?来找我不是为了买汽车吧?”
“听您这么说,我哪里买得起啊。”
樊华玩笑了一句后认真汇报道:“我是找您来借兵的。”
“商务旅行团进了关,还在羊城接受培训和学习,预计年后能到京城。”
她诉苦道:“我这边也才刚刚摆弄清楚对外办的工作,再怎么突击都来不及了。”
“所以只能增加筹备的人力和物力,尽快利用最后的半个多月,完成准备工作。”
“嗯,有困难找组织啊。”
李学武挠了挠眉毛,并没有批评她,很是理解她的不容易。
“委办现在用人不太方便,但我可以给你选个搭档,她一定有办法支援你。”
就在樊华因为他的拒绝而苦恼的时候,他的话锋一转,给了这么一句。
樊华倒是很希望有这么一个人来帮她分担压力,重要的是对方能拉来人力支援。
既然领导都说了,是给她当副手,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指定是一个圈子里的。
什么圈子?
该怎么形容她不知道,反正不会用什么座下走狗来形容自己。
李学武没再说什么,而是拿起电话要了委办那边,同时对方过来。
樊华坐在李学武办公桌的对面等了许有十分钟左右。
设计处和研究所的人都走了,领导也批复了几个文件,对方才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
“李组长,您找我啊——”
“周苗苗,来。”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对方一眼便低下头继续处理着文件,嘴里却招呼了一声。
等周苗苗走近办公桌了,对面的两人也有过互相的眼神交流了,他这才撂下了文件。
“你们都认识吧?”
他手比划了一下两人,眉毛挑了挑问道:“需要我帮你们做介绍吗?”
“不用了,呵呵——”
两人都是轻笑了一声,樊华更是主动示好道:“以前特别喜欢你的舞蹈表演,可惜了。”
这一声可惜了,算是拉近了两人彼此之间的距离。
要不怎么说聪明人都好相处呢,这还是两个聪明的女人。
“谢谢樊主任的厚爱,”周苗苗笑着点点头说道:“您来舞蹈队检查工作的时候咱们见过的,就是没怎么说过话。”
最后这一句是给李学武的解释,说明了两人的关系和状态。
李学武没在意地点点头,一边翻找着文件,一边介绍道:“周苗苗同志目前在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组织筹备业务。”
“樊华同志,对外办主任,正在筹备外商商贸旅行团的项目。”
他就这么直白地安排道:“你们工作是有部分需要接洽和沟通的,既然对外办缺人手,你们就互相帮帮忙,好吧。”
“领导,您的意思是——”
周苗苗迟疑着问了一句,看着他说道:“您是让我借调到对外办吗?”
“不算借调,算支援吧。”
李学武拿起钢笔,看着她说道:“本来这个项目也需要经济小组这边来协调,算业务前置了,你多辛苦一下。”
“人手方面,你可以借调经济办的同志,也可以跟文艺宣传队说,借用老同事。”
他拧开了钢笔,刚想看文件,在打量了一眼周苗苗后,笑着问道:“怎么?想到委办工作?”
“没有,就是问一下——”
周苗苗嘴里否认着,可还是笑着表达了内心的想法。
李学武抿了抿嘴角,示意了没说话的樊华道:“对外办的工作可不轻松,你都看见了。”
樊华见周苗苗看过来,给了她一个累屎了的表情,引得周苗苗一笑。
李学武了然地点点头,说道:“先忙完这一阵好吧,你也感受一下委办的工作强度。”
“谢谢李组长——”
周苗苗知道他答应了,笑着道了谢,嘴里还玩笑道:“我主要是想跟您多学习。”
“嗯,我知道了——”
李学武没奈何地笑着点点头,说道:“你学的姿势已经够多的了,还要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