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请假一天(1 / 2)寻梦初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神京城,翰墨斋外,着士子服,头戴青色方衿的士子,人头攒动。

却是昨日翰墨斋刊行了一部名为《三国演义的话本,先是一些读书人口口相传,而后口碑渐渐发酵开来。

先是士子之间互相传阅,但又嫌不过瘾,家境富裕的,就带上银两,徇着书上的翰墨斋印鉴字样,按图索骥,来到斋中求购话本。

《临江仙一词,更是在国子监、各大书院、士林科道广为流传,什么桃园三结义,孟德献刀,三英战吕布等典故,更是为之津津乐道。

而随着时间过去,三国演义的热度,也正在向凡俗走卒,市井百姓下沉。

可以说如今之神京城,开口不谈刘关张,读尽诗书也枉然。

“诸位秀才相公,举人老爷,有序排队,先交钱再购书。”翰墨斋门前,几个伙计笑呵呵招呼说道。

翰墨斋门前的书棚中,摆着整整数百本,或是装帧精美、或是蓝封简装的书籍,封面上“三国演义”四个大字,右小角有贾珩着的印鉴。

翰墨斋掌柜刘通,站在廊檐下,看着外间如火如荼的销售盛况,苍老面容上洋溢着笑意,这样的销售热度已经维持有两天了,昨天三国书稿一经发售,这些读书人就如疯了一般。

“这位前辈,你说这贾珩究竟是何人?”一个二十出头儿的青衿书生,问着一旁的颌下短须的中年书生,那中年书生衣衫刺绣精美,不是举人功名。

那中年书生,说道:“听说是宁国之后,似乎现在是贾族族长来着。”

那青衿书生闻言,就是面露狐疑之色,喃喃说道:“勋贵之后,勋贵之后也能有这样的文采吗?学生看文辞老辣,非久研经史者不可撰述,莫不是由旁人捉刀……”

中年书生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就非赵某所知了,只是想来这样的书稿,谁会甘心捉刀代笔,为他人做嫁衣。”

彼时,一个着褐色绸衫的老者,笑了笑说道:“此书作者,就是前日上表辞宁国世袭爵位之人,此人不可以常理度之。”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

“原来是此人!”

“这是大贤!”

随着时间流逝,贾珩辞爵不就的贤德之名,已经由士林科道传至街头巷尾,而随着圣旨以邸报广布中外,已有几分海内咸闻的架势。

怎么说呢,就是虽不见其人之面,但士子都听过有这么一个人的名头。

“监中讲郎说,这贾子玉有古贤民之风,其辞爵表,义理兼备,感人肺腑,要求我们全文诵写。”这时,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小胖墩苦着脸说道。

众人:“……”

看着这边厢热火朝天的景象,手中各拿了一本三国书籍的韩珲和于缜二人,都是面色复杂。

韩珲笑道:“三国演义果然惊雷乍现,不同凡响,只怕这般下去,已渐有神京纸贵之相。”

“是啊,如今的子玉,德才兼备,当得上一句名动京华了。”于缜面带艳羡,感慨说着,而后凝了凝眉,诧异道:“只是子玉呢?有几天没在监中见到他了。”

“文度,你是埋首桉牍,精研制艺,不关注神京新闻非误用,红楼梦原词呐,邸报上不是说了,贾珩加衔锦衣指挥佥事,随京营一部军卒剿匪去了。”韩珲笑了笑说道。

身为内阁次辅之子,对神京城内的动向自是了如指掌。

“剿匪?莫非是……翠华山?”于缜先是一愣,见韩珲点头,就是面色微变,说道:“翠华山那伙贼寇,京营可是败了几次,兵凶战危,贸然前往,岂是儿戏?”

韩珲拧了拧眉,叹道:“所以子玉此事行得有些冒险了。”

依他所想,如今贤德之名为中外咸知,又得了着书之名,正是与士林交游,来年以科举入仕之时。

这剿匪不说出什么闪失等不详之言,哪怕是无功而返,对其声名都有一定影响。

“子玉此举的确有不智之嫌,现在是一动不如一静。”于缜眸光闪了闪,轻声说道。

韩珲虽未出言,也是基本做如此设想。

神京城,永业坊,棠桥胡同

一座庭院深深,数重进的宅院,书房之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瓒端坐在书桉后,将手中的公文放下,揉了揉眉心,举步行至窗口,眺望着园林景致。

却见自家儿子李懿,一脸喜滋滋地拿着一本书,从垂花门旁的画廊中小跑而过,一副得了稀罕物的模样,李瓒瘦削面容之上现出郁郁青气,呵斥道:“站住!”

他这儿子,又不知从哪里寻来的闲书,脸上才露出这般轻浮笑容。

李懿如被施了定身法般,转过身,看向窗口处的李瓒,面上笑意凝滞,唤道:“父亲大人。”

“手里拿的什么?整日就知道看些不正经的书,明年的秋闱再不第,就给我回湖南老家去!”李瓒面带厉色,沉喝道。

李懿被训斥的讷讷不敢应。

“将书拿过来!”李瓒喝道。

李懿打了个哆嗦,快步进入书房,差点儿被门槛绊到,趔趄了下。

李瓒皱眉道:“毛手毛脚,哪有一点儿稳重样子。”

李懿面色讪讪,整了整神色,将书规规矩矩双手递将过去。

李瓒面色澹澹,伸手接过书本,垂眸而视,看见书封名目,然后……就是一愣,继而迅速翻阅起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李瓒浏览而过《临江仙一词,不由目光微凝,继续往下看去,这一看就入了迷,掌中翻页声不停。

李懿抬头偷瞄了一眼自家老爹,见其忘我读着。

心道,父亲果是这样,上次收走的那本《唐传奇,我在书房里翻了下,折痕都在中间,显然父亲平时也看这种闲书。

“好书!”李瓒读完数章,忽而脱口赞道。

吓得李懿一缩脖子同时,心头反而松了一口气。

而这样的类似一幕,也渐渐出现在神京城的一些高门宅院。

这是一个娱乐贵乏的时代,三国话本几乎很快席卷了整个神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