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孟获大醉于帐中,早就不省人事了。
董荼那引众人持刀而入,帐下有两将侍立。
董荼那认出了这两人,他们之前也随着自己身陷汉军之手,承了诸葛丞相的恩惠,被放了回来。
董荼那以刀指着两人道:“你等亦受诸葛丞相活命之恩,宜当报效。”
二将道:“不须将军下手,某当生擒孟获,去献丞相。”
于是帐外两人倒戈相向,带着董荼那一齐入帐,将孟获执缚已定,押到泸水边,驾船直过北岸,先使人报知诸葛丞相。
诸葛丞相已有细作探知此事,于是密传号令,教各寨将士,整顿军器,方教为首酋长解孟获入来,其余皆回本寨听候。
董荼那与阿会喃先入中军见诸葛丞相,细说其事。
诸葛丞相重加赏劳,用好言抚慰,遣董荼那、阿会喃引众酋长去了,然后令刀斧手推孟获入。
颠簸走了几十里的路,孟获早就醒了。
骂了一路的董荼那和阿会喃,早就声音嘶哑,闭着嘴巴不说话,只用眼神不服气的盯着众人看。
看着孟获这副凄惨的模样,诸葛丞相笑道:“你前者有言,但再擒得,便肯降服。今日如何?”
孟获仍旧不服气地回道:“此非你之能也;乃某手下之人自相残害,以致如此,如何肯服!”
诸葛丞相道:“吾今再放你去,若何?”
孟获想到了雍闿,于是应道:“某虽蛮人,颇知兵法。若丞相端的肯放某回洞中,某当率兵再决胜负。若丞相这番再擒得我,那时倾心吐胆归降,并不敢改移也。”
诸葛丞相挥了挥羽扇,再次告戒道:“这番生擒,如又不服,必无轻恕。”
于是诸葛亮令左右去其绳索,仍前赐以酒食,列坐于帐上。
诸葛丞相道:“吾自出茅庐,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你蛮邦之人,何为不服?”
孟获默然不答,造反还需要什么理由吗,自己当大王要啥有啥,何必头顶上还有一个太岁节制自己呢!
见状,诸葛亮也不再逼问孟获,亲自招待了孟获一番。
孟获遭受麾下背刺,身陷汉军营寨之中,哪敢吃得下面前的珍馐美味和琼浆玉液,一心就想着赶紧逃出汉军营寨。
……
……
随着董荼那和阿会喃的投诚,泸水两岸已经落入汉军的掌控之中。
诸葛丞相派遣马忠、张嶷两将来接应卫弘,在泸水南岸准备安营扎寨的事宜。
卫弘领兵驻守泸水渡口,见董荼那和阿会喃一众人去而复返,寒暄了几句后便知道了孟获的现状。
卫弘知道丞相这是在效彷燕昭王“千金买马骨”之计,吸引南疆诸部归附汉家。
但看着董荼那和阿会喃这些人,卫弘最终还是说道:“诸葛丞相算无遗策,料定孟获定然不会轻易降服汉家朝廷。”
董荼那闻言,直接挥手作噼砍状说道:“那就请汉军杀了孟获,屠了孟氏一族,某与阿会喃及周边诸部的酋长,自会归附汉军,与汉家朝廷永结同好。”
听到这些话的卫弘,总算是明白了为何诸葛丞相会通过降服孟获来使得南疆诸多蛮族归附汉家了。
原因无二,南疆蛮族不通教化,董荼那、阿会喃这些人更是无君无父。
今日他们投诚汉家,不过是情势所迫而已。
他日攻守之势转变,这伙人定然会生出其他的异心!
与他们相比,孟获在南疆蛮族的威望高,实权大,为人处事也更上的了台面。
与其结交这些二流货色,倒不如费一些心思让孟获心悦诚服地为汉家朝廷效忠。
瞧着卫弘忽然变得暗澹警戒的眼神,董荼那自知失言,连忙告罪道:“某多嘴了,区区蛮荒之人,岂敢言论汉军之事。”
看着他们此时此刻表露出的温顺面目,卫弘觉得自己有必要捞他们一把,这也是为了日后的南疆势力平衡,总不能再让孟氏一家独大。
“尔等勿要多虑,我并不是计较此事。”
听见卫弘这话,董荼那和阿会喃等人这才面色缓和了一些。
卫弘接着说道:“只是孟获此人素有异心,绝无可能轻易依附汉家,即便丞相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归孟获,恐怕他心中盘算的还是如何反击汉军。”
此话一出,让董荼那和阿会喃这些人面露忧色。
孟获不降再战,最为难的就是他们这些夹在中间的人,像是一头老鼠钻进了风箱里,两头受气。
“若孟获想要召集旧部,反击汉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你们这些已然效忠汉家的实权派清除……”
这话像是当头一棒,敲醒了众人,一直不说话的阿会喃道:“卫将军,某等诚心归附汉家,还请卫将军给某等指一条活路。”
果然,阿会喃眼中流露出的精光不是白给的,反应要比其他人都快一些,最快明白卫弘说出这些话,就是为了救他们一命。
卫弘也不卖关子,直接给他们指出了明路:“尔等都是自带兵马,为今之计只有返回部族领地,不落入孟获的手中,便能保住性命。待汉军真正降服孟获之后,尔等再归附汉家也不迟!”
闻言,阿会喃和董荼那等人纷纷朝着卫弘抱拳感谢道:“险些大意丢了性命!多谢卫将军!”
……
……
汉军营寨中。
诸葛丞相见孟获在宴席上毫无动作,也不再挽留他,唤孟获同上马出寨,亲自带着他观看诸营寨栅所屯粮草,所积军器。
诸葛丞相指着汉军的粮草辎重积蓄,对孟获道:“你不降吾,真愚人也。吾有如此之精兵勐将,粮草兵器,你安能胜吾哉?你若早降,吾当奏闻天子,令你不失王位,子子孙孙,永镇蛮邦。意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