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当初真如王连所言,没有卫弘筹建征南先锋军驰援南中,那么现在李恢必然固守在朱提北部据险而守,岂能有眼下的大好局面?
南疆蛮族势大难平,随着汉军逐渐掌控南中诸郡,对哀牢山脉南边的蛮族有了比之前更多的了解。
孟获在南疆蛮族中威望甚高,又有交州士氏的从旁撺掇,能够进犯汉土的兵力绝不下于一州之力。
征讨南疆蛮族,不亚于再开启一场国战。
诸葛亮想着若想平复南蛮动乱,汉军至少要出动十万正军,以及相匹配的辅卒。
若是全由蜀地出兵,蜀地与南疆相隔三千里,辅卒的数量便需要四十万军力,相当于蜀地在册人口的一半。
这就意味着像先帝时的汉中之战一样,又得采用男子当战、妇女当运的战争动员策略,再次搭上大汉的全部国力,开启这国运之战。
幸运的事,如今南中诸郡已经积攒了大半的筹码,让压在蜀地本土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
看着堂下众人的舒坦神色,诸葛亮的眉目也没有紧缩,历经建兴元年的覆灭危机,现如今大汉的容错率无疑是提高了不少。
起码大汉不需要再在平定南蛮的战事上赌上全部的国力。
逆魏与东吴决战于淮泗之地,冬季的大雪将会封锁秦岭山道……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暗许大汉可以在平定蛮方这件事上放手一战!
诸葛亮直接决断道:“令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樊建二人为掾史,马忠、王平、张翼为将,并川将数十员,共起川兵十五万,秋收之后向益州进发。”
闻言,王连的眼眶中又浮现出一抹担忧之色,对诸葛亮问道:“不知丞相要以那位将军担任主将?”
看着王连的担忧脸庞,诸葛亮笑着问道:“不知文仪公要推荐何人?”
王连想了想说道:“尚书令李严,镇东将军赵云,镇北将军魏延皆能独挡一方,不若丞相从中挑选一两位共赴南疆征战。”
诸葛亮想了想说道:“李严须镇守永安,以备荆州有乱。魏延镇守汉中,防备逆魏来袭。如此一算唯有子龙一人了。”
恰在此时,有相府小吏来报,言镇东将军赵云请见丞相。
诸葛亮一笑:“看来此战确实是天佑大汉,子龙一来,文仪公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诸葛亮挥了挥羽扇,就让人将赵云带进来。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赵云虽然年过半百,但身姿神态不逊于当年长坂坡之时,此番乃是着甲胃来见丞相诸葛亮:“听闻丞相将要亲征南疆,某特来请命为领军主将!”
诸葛亮站起来,亲自扶住了赵云的手臂,说道:“征讨蛮方一事重大无比,若是有子龙来助,吾便有十成把握了!”
赵云意有所动,与诸葛亮对视一眼后,默然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先帝时的五虎上将,唯独只剩下他一位在世,大丈夫当纵横沙场,马革裹尸,而不是待在这安逸的成都城内尸位素餐,混吃等死。
若能为先帝的遗志,燃烧尽自己生命的最后光热,他赵子龙愿死无悔!
诸葛亮直接说出了对赵云的任命:“拜镇东将军赵云为大汉征南军的大将,总督兵马!”
赵云笔直地站在诸葛丞相的面前,挺拔的身姿像那杆陪他征战大半生的龙胆亮银枪,他目不转睛地听完诸葛丞相的任命,然后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对着诸葛亮抱拳……
“子龙,领命!”
身姿之气宇轩昂,一如当初先帝帐下时的模样。
诸葛亮点了点头,时光荏冉,当初先帝帐下的人物逐渐凋零,但赵云仍旧是那个被先帝称赞“一身是胆”的子龙。
诸葛亮收回目光,转过身来瞧着众人问道:“诸君可有其他之议?”
瞧着其他人都没有话说,最后还是王连站出来回道:“数年以来,两川之民,猩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大熟,老幼鼓腹讴歌,凡遇差徭,争先早办。因此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米满仓廒,财盈府库。可倾力助丞相南征!”
闻言,诸葛亮对王连手扶羽扇作揖道:“有劳文仪公了。”
王连拄着鸠杖缓步上前,看着诸葛亮的目光早已经是泪眼婆娑:“老夫这副残躯实在不争气,半年前还能心有余力地求任南中,但现在……只能盼着丞相早日凯旋成都了。”
诸葛亮深有感触地朝着王连点了点头,十分郑重地说道:“亮,必不负文仪公所期也!”
……
……
犍为郡,武阳城。
尚不知成都城内发生了何等光景的卫弘,已经在武阳城内待了半月有余。
好在这一趟没有白来,最终得偿所愿,犍为太守王士和李丰答应借给卫弘五十万石的粮食。
听说这件事还传书信给了镇守永安的李严,这位不苟言笑的大汉尚书令回了一个“允”字。
得到了李严的授意后,王士和李丰便再无推辞,直接对卫弘许诺秋收之后,便输送五十万石粮食进入南中。
但李严也提出了一个要求。
至于是何要求,李严并未说明,只是说日后时机到了,自会对卫弘提出要求。
都来借粮扑灭近火的卫弘,哪里还算计李严日后会提出什么要求呢?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卫弘想也不想地就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
眼瞧着这桩事已经达成所愿,卫弘打算去城外的百里兰生母坟前祭拜一番,就试着押送一批五千石的粮食运送到益州郡去。
就在这时候,朝廷的消息就传来了犍为。
“诸葛丞相并镇东将军赵云,将要亲自率军奔赴南疆进攻南蛮孟获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