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观众看习惯了主旋律的作品,那么面对主旋律的作品,就更容易接受了!”
当然,林华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钱和培养新人。
电影虽然比电视剧逼格高,但是在培养新人方面,电影真的不如电视剧。
余东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林华说:“想法是有,这不后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嘛,咱们可以拍一部抗战片!”
“抗战片?”余东觉得林华越说越离谱了。
没错,抗战片的确是有其观众基础,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看打鬼子的电视剧的,只不过大多数人也是不太喜欢这样的电视剧的,所以这样的电视剧很难出爆款,基本上都是平平无奇的。
而且,抗战片在国内实在是拍得太多了,如果再拍下去,估计也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了。
林华看到余东的样子,笑道:“看来余董心里不看好拍抗战片啊!”
余东说:“哈哈,可能我境界不够,实在没办法想象拍抗战片有什么搞头,不过如果小林你要拍,我一定会支持你!”
余东这态度可以啊,明明他自己不看好抗战片,但是只要林华肯定,他就支持,而且这支持明显不是口头上说说那般简单,而是有钱出钱,有资源出资源,有关系出关系。
林华现在不差作品,也并不怎么差钱,差的是关系和渠道。
一部电视剧拍出来,有没有相关的关系,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林华打的主意自然是相关部门扶持,名义上,渠道上,甚至金钱上等等。
余东现在虽然是商人,可是当初毕竟是在体制里混的,对于体制的了解远比林华深得多,所以林华跟他说起这些,他自然是知道林华需要些什么。
林华之前点题点得再清楚不过了: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这个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时候拍的电视剧如果挂上某些名义,那么对于电视剧的成功就轻松多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
林华想要争的就是这个名义!
但是,光凭自己,连门都摸不到。
所以,林华必须要跟人合作,而余东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合作伙伴。
余东原本也没有想过要做电视剧这一块,但既然林华想要做,那就跟着做一做呗,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阶段可不像后世拍电视剧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亿的,也不是动不动几亿几亿的成本,而是精简到二三十集,甚至有几集十几集的电视剧。
而成本嘛,少的几十万,多的几百上千万。
合作的话,一人出个几百万就差不多了,如果还有人想要加入,大家出的钱就更少了。
林华与余东聊了一会儿之后,余东笑道:“好了,今日是大喜日子,咱们也不能光顾着聊天,得去招呼客人!”
聊天自然是到此为止,而林华与余东聊完之后,那些之前不敢过来的明星什么的都过来与林华打招呼。
比如林华眼前这一波就是电影学院的,而且还是电影学院中混得最好的一波,九六届的。
无论是电影学院还是华戏,九六届的学员都是混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