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些我都已熟记。
萧明笑着摇摇头,他倒是对这位神秘的出题官越来越好奇,这都到了策论,还要来摆一招。
但这也正好,要论引经据典,萧明可会输给别人。
思索片刻,萧明伸手在那试题的上方写下了第一句:
“邪慝之作始于人心之乱也。”
这一句便定下了全文的基调,剩下的只要继续铺垫就好。
萧明文思泉涌,大笔一挥,洋洋洒洒的写下一大板文字,直到最后一句收尾,那白纸也已经写满了两张。
“这样应该就行了吧。”
轻轻扇了扇纸上的墨迹,等干透后,再与那先前一张放在一起,等着明一早考官来收即可。
既然已经写完,萧明就没打算再更改了,他对自己那篇文章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左右无事,萧明将桌子上的笔墨纸砚收好放一边,清楚一块地方,趴在桌子上倒头就睡。
夜深,明月升空,城里已经黑灯瞎火,可考场中却是密密麻麻的亮着灯光。
基本所有的考生都点起了蜡烛或者油灯,有的还在奋笔疾书,有的已经写完,在那里慌着神的修改。还有的考生,甚至准备熬夜奋战,重新写一份。
像萧明这样呼呼大睡的,却是不多。
半夜三更,那些巡视的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对这件事早就多见不怪,反而对萧明的状态有些奇怪。
可再一打听,原来是江陵张家的少爷,便露出恍然大悟的了然表情。
对于他们这些大家族的子弟,这考试还不是可有可无,走个过场罢了。
深夜,也有些考生实在熬不住,爬下来休息,但更多的考生还在彻夜奋战。
此时,却有一道身影避过了那些考生,从后面绕了过来,来到了萧明的考房前。
他也是白日里一名搜查的官兵,不过今天深夜透摸着过来,是来送话来着。
夜深人静,一位摸着黑过来的官兵静悄悄的来到萧明考房前,看着呼呼大睡的萧明,露出了然表情。
“我就是说,这大家族出来的,哪有几个能认真考试,还是考官他想的周到。”
这官兵姓黄,别看现在是个五大三粗的兵头子,曾经在年轻时候,也是苦读诗书的读书人。
可是连年科举不利,五年方才过童生,秀才更是遥遥不可期。后来了解内幕,才知这科举根本就是个笑话,什么童生秀才的,都是明码标价!
于是,他就心冷的放弃,转而弃笔从戎,凭借着小有才干,再加上一张好嘴,油滑性格,没几年便从军营中调到官府里,混个兵长职务,带着一队官兵,每天啥事没有,吃着皇粮,好不快活!
当然,这位子也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的眼红,想着把他搞下去,自己上位。但是,他也有应对的方法,凭借着这个身份,讨那些权贵欢心,虽然一介平民,久而久之倒也混的不错。
像是今天这个活儿,便是他主动揽下,为的就是攀上张家这跟高枝。只要能得到张家小少爷的赏识,这江陵城还不得是横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