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发展(1 / 2)不是小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晚,平山墩依然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

一盏油灯下。

千户楚行,正趴在桌子上,虔诚的给新拜的恩师徐光启回信。

与刘广生这种给楚行背锅挡子弹的恩师不同,徐光启这位恩师,纯粹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长者。

起先正在给天子做讲师,每日鼓吹技术兴明的徐光启,也非常难以接受忽然在西北蹿出来个千户,要做自己徒弟这件事情。

但奈何这家伙对农业甚尉感兴趣,抓住了徐光启的痛点,总是问询各种垦荒、农作的问题,还奉上了丰厚的束脩。

对于农业,徐光启自忖是大明最专业的人士了,他发觉这个唤作楚行的千户,是真心想种田救民,而且楚行给的束脩实在是有点多,多到让口袋空空的徐大人口水直流,一来二去间,竟然不自觉的在信中流露出爱护勉力之意。

甚至后来的信中,已经开始称呼楚行为吾徒、爱徒。

此事,惹得正在辽东忙碌的大师兄孙元化很是不满,甚至亲自给楚行写信,声称有机会一定要讨教讨教师弟的本事。

不过,其实并不是楚行非要厚着脸皮,到处认老师。

实在是西北本来读书人就少,而且读书人大多数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着他们帮自己搞建设,根本不可能。

这真的是没有办法,楚行才厚着脸皮,去接近徐光启。

他也没想到,徐光启真的名好官,知道自己诚心学习之后,丝毫不吝啬,仅仅是一两次沟通,就传授了楚行两种增加土地肥力的办法。

分别是踏粪法和粪丹法。

踏粪法相对比较简单,就是修建牛栏猪圈,甚至直接在谷场上,去踩踏庄稼杆儿,这种做法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土地的肥力。

而粪丹法就比较高科技了。

所谓粪丹法,主要原料有人粪、畜粪、禽粪、麻饼、豆饼、黑豆、动物尸体及内脏、毛血等,外加无机肥料,如黑矾、砒信和硫磺,混合后放在土坑中封存起来,或是放在缸里密封后埋于地下,待腐熟以后,晾干敲碎待用

徐光启传授的办法,让楚行大开眼界,并且毫不犹豫的大肆推广。

如今谁敢在大营里随地大小便,肯定是要挨一通鞭子的。粪肥很重要,必须集中处理后使用。

而且楚行组织了一只专门的队伍,叫做收粪队,专门赶着车,挑着担子,去乡间和有军队驻扎的地方,收粪。

楚行还因此收获了一个大粪千户的美名,不过他是完全不在乎的。

但秦地比起徐光启所居住的南方差太多了,而且因为小冰河期的原因,冬天天气寒冷,即便是肥力充足,他也担心到了冬天,会将小麦冻死。

眼下这封回信,就是跟恩师讨论冬天小麦防冻的问题,顺带着提议恩师既然跟传教士关系不错,是否可以引入葡萄牙的雇佣军,帮大明与辽东的女真人作战,帮助大明训练士卒火器的使用问题。

而在楚行不远处,楚行的师爷,如今的安塞县令,正领着一帮人开着小会,这也是楚行的建议。

这些人有县衙的钱谷师爷、衙役、县学的教书先生、经验丰富的佃农、地主大户、商人、甚至还有流民的首领,这些人几乎代表了安塞县所有阶层的力量。

这些人起先也都很好奇,为何开会不是去县衙,待来到平山墩之后,瞻仰了一番平山墩的发展和武力之后,才明白了县老爷的想法,这是给他们打气呢。

告诉他们,未来的安塞县有平山墩千户所庇佑,只会更加安全,让大家伙甩开膀子加油干。

通过这些人,老大人可以细致的了解安塞县的上下情况。然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发动安塞县的力量,制定新的政策。

毕竟一味的无为而治也是不行的,安塞县经过战乱,需要一系列新的政策,恢复元气。

而新的政策中,尤为重要的一条便是,从此安塞县境内,取消一切苛捐杂税,鼓励商旅前往平山墩贸易,而平山墩也会给安塞县提供保护。

商旅要定期按照一定比例,提供军需费用,但不会影响到商人的正常支出。

前任县令以及他的簇拥,因为在战争中被消灭,其财产充为县衙所有。现在天气干旱,庄稼收成不好,地主要减少租金,至于所需要缴纳给朝廷的赋税,将由县里统一想办法解决。

鼓励年长,科举无望的读书人,参加平山墩,并会给予不错的福利和安家费。

楚行不会干涉老爷子主持会议,因为老爷子在安塞的官声很好,威望也很高,那些大地主也知道,眼下安塞将百姓逼急了,只会继续造反,自然心甘情愿的支持新政。

政令从平山墩出发,洒向安塞县,将来会引起多大的反响,暂且不提。

单说对外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平山墩虽但是因为坐拥安塞县,未来肯定是要有长足发展的。

便是刘广生都说,平山墩有成为卫的可能性。

楚行又是那种不甘于寂寞的性子,所以平山墩与外界的联系,从未断绝。

尤其是情报部门,从平山墩刚刚开始建设,就已经撒出去了。

为的就是收集天下大事,为楚行所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