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严谨的湖海散人(2 / 2)碧霄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恩....你这拿刀的姿势倒有三分像,不过..就是这刀小了些..不似那八十二斤的偃月刀威风。”

包元乾大汗,心道你们这些写书的文人就是爱夸大描写,那关二爷抡着个八十多斤的大刀挥几下不就力竭了吗?况且历史上的关二爷也不用大刀,人用的是矛槊一类的武器。

这老叟身份说来也奇,当初来营里吓了包元乾一跳。

此人来时自号湖海散人,可他不去那湖海烟雨之地,反倒跑到这西北黄沙之地,不若叫个黄沙散人贴切些。

后来包元乾才打听到,此老叟并不是肃州卫人,而是来自苏杭那边的商贾之家,三代又是丝绸商人,家有巨资。

来此西北边关军营,全是因为他严谨的治书理念,当时包元乾听上面的人说,这老先生是在写一本章回体长篇小说。

这小说他写了二十多年,大体是完本了,只不过其中一些沙场交战,武将斗将的重要细节,却奈何他一个读书人从未上过战场,也从未真正见过厮杀,更没听过战鼓,便想将这本书写的严谨且精益求精些。

所幸便斥巨资打点了这行都司,卫指挥等西北上下边关拿到了通关文书,不远万里迢迢带着几个仆人住进了这黄沙扑天的肃州卫军营。

就连那布政使参议与邓指挥使也拿了他不少钱,被奉为这军营里的贵客,无人敢得罪。

还是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

他这般所为的,便是能够亲临这沙场一线,看着将士操练,最好能遇上一两场战斗,随军观摩一番斗将,再将这些都如实记载于自己的那本演义书里。

包元乾初听此人事迹,第一个反应不是有病那便是有病,为了胡诌的小说,竟然不顾高龄,花费巨资来此受罪。

不过随着了解深入,包元乾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只见上官都称呼这老叟为罗老先生。

罗老先生??他虽不懂湖海散人是谁,可是演义,章回小说,罗老先生,这些细碎的线索结合这个时代,包元乾当时脑海中闪出了一个让他瞠目结舌的念头。

果然一次趁这机会,冒着胆子一问尊姓大名。

得曰:罗本,字贯中。

包元乾惊地下巴都掉了下来,罗贯中....不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吗?施耐庵的徒弟,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

却没有想到能在此处碰上了本尊真神,那时的包元乾简直无法相信自己见到了罗贯中本人,双手捧着罗贯中的脸,摸了又摸,看了又看仿佛罗贯中是什么绝色美女一般。

直弄得罗贯中直呼有辱斯文,有辱斯文,拂袖而去。

不过很快,罗贯中便与这包元乾成了无话不谈的人,因为包元乾是后世穿越而来的人,早把嘉靖时代的壬午本三国与清代的毛本三国烂熟于胸。

对于这原始版本的罗版三国,他虽未看过,却凭借着后世的先决条件,与这罗贯中有许多共同语言,甚至能在一些章回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能超越罗贯中本来所想的情节。让他直呼妙不可言。

故而这老叟罗贯中将他视为自己的智囊,时不时只要空闲,便会找包元乾切磋文思,完善细节。

其实包元乾哪里来的见解文思?纯粹是后世的优势,胡诌地将毛本和壬午本的经典情节拿来一通删改,其实他肚子里没几两墨水,纯属信手抄来!

可罗贯中哪知道这些,只当这包元乾颇有写小说的天赋,啧啧称奇,倒让包元乾不好意思了。

那时,包元乾也明白了这为何罗贯中的书能流芳百世,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就冲着罗老爷子这治书的严谨和职业态度,想不流芳百世都难。

不怕别人有才华,就怕有才华的人还比寻常人努力拼命。

“你这小子,这一走二十多日不见,去了何处?我这找不到你人呐,就没甚文思,这么多日了,一个字儿未曾写下,直叫人好生苦恼。”那罗贯中皱着本就满是皱纹的额头,问着包元乾。

包元乾嘿嘿一笑,他才不会说呢,说了便是四十军棍。

只见那罗贯中佝偻着背,撑着楠木杖拉着包元乾道:“走,走,随我入帐,上月你跟我说的那..那温酒斩华雄还不甚完善,你帮参考参考.....”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