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王牧野,没有破坏凌潇城的一砖一瓦,而是携二十万潇国水师开赴南屿,并带走了潇国的全部战舰与军备。关于水师,潇国多年以来深耕于此,尤其在沅国抵在西土中间的年代。
在最近这个百年意图吞沅的时候,潇国才大力重视陆战,如果潇国的水战力量能够转换为陆地战力,洛国绝无胜算。
不同于北炎、东原和驭兽族,南屿严重分散,岛与岛之间战争不断,但规模最多也只能抵得上大雍两个地方城池开战。二十万水师、先进的战舰,在南屿诸岛面前如同一只庞然大物。
“尚水”的潇国以及数代耕耘的潇王室,让牧野绝对不会在陆地上拖死自己,这片土地是基业,但若征服了那茫茫海疆,何尝不是全新历史的发轫。
而且谁都知道,全须全尾而去的牧野必将归来。
……
大雍天祚元年,元月初一。
大雍二十一世的天祚年号走上历史舞台。
同年同月同日,太史瑜拥牧遥为王,以潇国之土,改潇国之号,建立“翎国”。
与此同时,洛国西境军拥南宫九黎为王,建立“燎国”。
一夜之间,西土天翻地覆,从前的格局不复存在。但稍知时势的人都不难看出,此时的西土与洛潇时代有着天大的差别。曾经的洛国与潇国是两个拳头,它们把沅国夹在中间直至吞并。
放眼大雍列国,洛潇便是大雍西土的代名词,但现在呢?
潇国或许还是曾经的力量,但那北方的“燎国”,如同在夹缝中存活,名不正言不顺,好似是外夷窃了国。
洛国的内乱也正印了人们的想法,地方军烽烟四起,各处势力不断集结,这个国家不被承认。
而南方的翎国,却是另一种局面。
牧遥即位后,翎王成为这个国家的符号,他当年的经历、许多被掩藏的事情被发掘而出、著书立说。
于刑,大赦天下;于官,厚禄以待;于军,增饷加爵。短短两月之内,翎国便息止了动荡。
然而,牧遥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王袍加身、列国之主,这是自己也是无数人追求的结局。不想承认,但又无以自欺,牧遥知道他能坐在这个位置,只因为自己是翎王之子。
他就是古扬太史瑜用来蛊惑天下的棋子,越是彰显翎王的光辉,越让他寒彻入髓。
更有些讽刺的是,牧遥就是现在的“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