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音家的房子是村子里最大的一座,上下三层,除厕所厨房外,还有九个住房。这也是黄永新考虑到自己的孩子们长大了,结婚后会有一些小孩,所以预先备好住处,当然,这也与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有了质的飞跃有关。
黄永新现在递补为镇里的副镇长,工资涨了不少。黄音基本每个月有钱回来,黄斐虽然还在硕博连读,但是他经常和导师做一些项目,也有收入,不但不需要家里给学费,还会经常寄钱回来。黄韵现在每个学期都能得到奖学金,而且他们大学的奖学金极为可观,所需家里的负担较少。
唯一需要用钱的就是黄馨,不过这个丫头极为节约,很有大姐黄音当年的风范,除了学杂费,基本不花费,而现在的学杂费对于他们家来说就如同九牛一毛,根本一点压力都没有。
他们房子四周的土地,有一些是别人的,但是黄永新用自己的地和别人换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愿意出卖的,则用钱买了下来,所以他们这个房子修建的就如同一座豪华别墅,不但有花园,还有很多空地,种满了各种果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改革开放二十年,全国各地人们的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偏远的粤东小村庄黄家村,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对于93年来说,村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可以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形容。每家出行都用摩托车,自行车都已经不知道扔到哪个角落去了。
有了电视电话,外面的消息扑天盖地传来,大家的脑子也都活络了起来,知道做什么能挣钱,做什么更轻松。生活的来源也都靠做生意、外出务工为主,田地都由家中的老幼打理,真正的耕地、收割等劳作都请机器完成。
现在能看见村民劳作也都是轻松的活,拔个草,种点菜什么的。而且人们根本不用再像以前起早贪黑地摸爬滚打,现在出去劳作都是早上和傍晚没有太阳的时候去干干,平时都是东家串门,西家聊天地过日子。
每家的餐桌上都是有荤有素的,他们现在开始流行起养生,经常讨论是放红枣桂圆熬汤好,还是放些党参枸杞更佳。
当然,他们也开始了嫌弃某某品牌的电饭锅不好用,说某某打的床垫硌人、、、、、、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初用一张席子下面垫着稻草睡觉,还有烧柴火用大铁锅煮饭的日子。
除了看电视,现在村子里还多了开麻将铺的人家,闲来无事的年轻人或者大爷大妈都会去摸几把。不同的是年轻人打5元、10元一局的,而大爷大妈打1元、2元一局。反正都是图个热闹,图个消遣。
早晨,大家在鸟语声中相继起来,黄音带着朋友们到村子里转了转,两个妹妹陪着母亲就把早餐做好了,赖床的黄斐出来叫的他们。
客家人的早餐和正餐没有什么区别,煮的都是饭和菜。
今天早上煮的是猪杂汤。黄永新一早就去市场买了刚宰杀猪的梅头肉、前排、粉肠、猪肝、猪心,然后放了些姜片和盐熬煮的,一点其他调料都没有,极为清甜鲜美。一大锅都被大家喝光,尚有余兴。
吃完早餐后,大家到客厅聊了会天,就随着黄永新去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