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一二章 九龙金阙(1 / 2)黄笔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樵在山下等了足足一天,也不见姜尚下来,便想着“估计师父是被老师祖留着玩耍了唉,这有了师父忘了徒弟呀”

等得着实无趣,便想着索性四处逛逛,毕竟来一趟昆仑山,可不容易呀。

“静法道长,这昆仑山,有什么好景致么?”

“不敢称道长,上仙才是道长”

静法连称不敢,随即道“这麒麟崖下,昆仑万里之地,有著名的三宫和二十八座古观,都有好景色。”

刘樵摆手道“道长们清静修持的地方,我去叨扰,不好。”

实际是来了昆仑,到处都是道士,老道士小道士,男道士女道士,看的刘樵都厌烦了,好像这个地方只有无数的道人一般。

“额也是,我等凡夫俗子待的地方,尘溺污秽,不是仙家的好去处。”

静法讪讪一笑,又指北方千里外,隐隐一点光芒的山头道“那个放光的,唤九龙台,据说千百年前,教主曾在九龙台召集十方仙圣讲经说法,好不热闹”

刘樵摆手打断道“何为十方仙圣”

静法一愣,摇摇头道“弟子哪能得知,只听前辈相传,遂古之初,祖师初传仙道,有许多天生异人,或四极神魔,皆转修仙道,祂们应该是最早的仙人”

又指偏西数十里外一座荒山,道“那边有个玄都丹台,不过现在已荒草丛生。”

刘樵问道“那丹台是个甚去处”

“额据传说,不知多少万年前,是大老爷当年在丹台炼出九转仙丹,遂称玄都台。”

年代太过久远,静法也有些不清楚这些传说是不是真的。

刘樵又打听了些景致、禁忌之类,至少知道那些地方不能乱闯,这才架一阵云,出了紫竹观。

临走前,嘱咐静法老道,若姜老爷回来,着人来丹台寻自己。

说是丹台来寻,但刘樵却先去了九龙台。

云光一闪,径过千里之程,到了那方光的山头。

凑近一看,原来是数百丈见方,通体金碧的一方法台,不知用什么材料铸造,好似鎏金。

台上有壁,上阳刻九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

“果然是个好地方,竟有丝丝道韵”刘樵略一感应,心下惊喜道。

道韵,即炼气士悟道的地方,会有玄机道韵,使蚊虫退避,杂草不生。

后人可凭此参悟,有机缘悟得前人道韵,以获得法术。

九龙台上,有百十个三尺见方的石墩,高三五寸,细细感应,几乎每个石墩都有丝丝道韵。

不过这些道韵并不是元始天尊留下的。

多半是那些听天尊讲法的神人仙圣有所领悟,而悟道留下的玄妙道韵。

“那这般岂不是代表至少百十个天纵之才于此悟道,简直骇人听闻”刘樵心下惊骇。

能悟道,还能留下道韵的,都不是普通人,与听不听大能讲法无关。

换言之,无天赋才情之辈,纵然天天听天尊讲法,也只是对牛弹琴,空言口困。

不知黄角彻悟神仙术时有无道韵留下,但刘樵自己了悟黄庭之时,这般大法,也只有丝丝道韵,还转瞬消逝散去。

“这些道韵,虽然都很微薄,但至少也有千年时间,历千万年而不散,这岂不是”刘樵都不敢往下猜了。

这意味着,当年来九龙台听道的,至少有一百多位天纵之才,都悟出过不在黄庭之下,甚至黄庭之上的大法。

在九龙台中四处转转,发现每一个留下道韵的石墩,侧边都以龙章凤篆刻下小字。

“太昊三十六年,赤须子证服饵之术于此”

“太昊三十九年,郁华子,证炼金之术于此”

“太昊七十二年,陶朱公证服炁之术于此”

“黄帝十四年,九灵丈人悟元真造化符禁”

“炎帝三年,务成子,悟游神御炁于此”

愈是最初的道法愈是简陋,随着时间发展,道韵愈发浓郁玄妙。

刘樵一个个石墩看过去,有的石墩,限于年代着实久远,字篆已不同,如同甲骨文,甚至比龙章凤篆还久远。

能认出的有十余个石墩,还大多是三皇年间,也有五帝之时。

上古之时,神人共居,太昊即伏羲,即是人皇,又是天帝。

三皇各治世有百十年,但后来治三界,则各有千年以上,炼气士的纪年,多以天帝纪年。

据黄角大仙所言,天帝也是换届上任的,一般少则千年,多则数万年,天帝或自己隐退,或转劫而去。

然后由众仙真推举,三界之中最德高望重的神圣继任。

刘樵听道这儿时,也感叹过“好嘛,原来上古时天庭就开始选举制了”

从开天辟地,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太一、到如今殷商祭祀的窮高。

不知多少万年过去,道经无记载,黄角大仙也说不清楚有多少任天帝,期间还有许多自称天帝的。

“这些悟道的上真,貌似都是教主的徒弟,不知如今又去了何方,三界中未曾听闻其名呀”刘樵有些疑惑。

又或是是自家太过孤陋寡闻了。

但至少黄角大仙讲的大能里面,貌似并无这些悟道之人声名,一个也没有。

能悟出这般大法的,就算都隐居避世,也不至于一个留名的都没有吧?

摇摇头,着实想不清楚。

看着这一尊尊玄妙道韵的石墩,刘樵有心想留下挨个参悟一番。

但又怕姜尚回来找不到自己。

“唉这里每一个位置,都是一般大法呀,可惜”观看半晌,刘樵忍着不舍,架云离去。

这些道韵,也只有神仙杀劫过后,若还活着,再来参悟了。

一路纵云飞过,底下三三两两的道人,有人、亦有獐头鼠目的异类,或山间或摘花,或踏青,吟诗作赋,也有的在山中四处闲逛。

刘樵心下感叹“这些求道之士,不论人或精怪,都心定志坚,天赋才情也有,但一心想着得到上真传法,天天闲逛,岂不荒废光阴”

“这般的,索求于人,还不如去那九龙台下枯坐,或有机缘,直接参透那些上真道韵,自己了悟大法”

但只是心下感叹,每人有每人的想法,有自己的路,人家愿意这样去走,可能也不耐枯坐自己参悟,岂又说的上对错呢?

刘樵倒是想枯坐九龙台,直到天荒地老,只要活着,也得把这些上真留下的道韵参透,融成自己的东西。

可惜,没这个时间。

一路纵云,也懒得再去玄都丹台,免得又有什么玄机道韵,弄得自家心痒难耐,从此都不想下山了。

姜尚刚辞别南极仙翁,还未下麒麟崖,就听背后一声大喊“是姜尚么”

“果然有人叫我,不可应他。”姜尚心下暗道,想起师父师兄嘱咐,便理也不理,埋头往前去。

后面那人见此,大声道“姜丞相!子牙公!”

姜尚依旧不答,闷着头走。

那人似有些恼了,架阵风倏忽赶至姜尚身后,再次大声道“好你个姜子牙,太不念旧情,你下山当了丞相,就忘了寒窗同学,我真看错你这凉薄之人!”

耳听这声音熟悉,又被言语一激,姜尚不自觉转头看去。

只见这人,顶扎一字青纱巾,迎风大袖轻绡,麻鞋踏云雾,身被宝剑,颌下髭髯。

仙风道骨,一派玉虚名士的模样,正是自家唯一的好基友申公豹。

玉虚宫中客,再没有比这俩地位更低的了,可谓难兄难弟。

一个能言善辩,性格跳脱,一个沉默寡言,所以非常要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