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至菩萨收了法驾神光之后,露出了本相,却是一身形枯瘦,但精神矍铄的老僧。
烛照见状,竟直接出言讥讽道:“菩萨的排场倒是不小,老夫还以为这诸般异景,当真是佛陀出行,天地有感呢。”
法至菩萨略感莫名的撇了烛照一眼,不知自己是如何得罪了这头老鬼。
但言语上自是不能示弱,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天地万物,诸相皆我,道友此言未免有些执念过深,看不穿这诸般虚妄了。”
看着一副要坐而辩经的老僧,烛照心中更是不爽,却也只能敬而远之。
若是只论说的,他可说不过这老和尚。
而且烛照知道,自己这脾气发的无端。不过是见了法至菩萨的贺礼,心下觉得唐缘两相对比后,定会认为自己所送的青铜书简有大问题,而心生郁闷。
但此事也赖不得别人,只因他在看到了周天星斗重现后,一时失了分寸,未曾考虑全面。
他也知道,此刻若是再多纠缠,怕不是更会引得唐缘疑心更重。
因此烛照只得在心中安慰自己道:
“莫说修习星辰之道者,即便是其他道君,又岂能拒绝太一神帝的大道感悟。”
“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待唐缘道果生长陷入停滞,自然会打开青铜书简。”
天可怜见,这青铜书简真的没有丝毫问题。的确是太一对星辰之道的感悟,里面甚至包含了完整的周天星斗大阵。
其中也没有什么陷阱,一位大神通者又怎会仅凭此道,便可再度复活。
若是可以,烛照真想将自己的赤诚之心挖出来,给唐缘看看。
就在三人心思各异之时,远处又有两道宏大高淼的气息传来。
太清宗守拙山人,玉虚宫知微客两位道君携手而至!
“怎么,诸位道友是算出吾等此刻将至,特意在此等候么?”守拙山人爽朗笑道。
这老道士的性格八面玲珑,不仅不像一尊道君,甚至不像向来讲究清静无为,上善若水的太清宗之人。
而他之所以和玉清一脉的道君,联诀而至的原因自然也不难猜测,无非是想要开解双方的恩怨罢了。
果不其然,他侧过身子指着另一位白发老道说:“这位是昆仑山的知微道友,亦是我地仙界唯一一位阵道大宗师”
唐缘满脸和善道:“久仰道友大名,说来我宗与昆仑山倒是颇有缘法,我这三仙岛的护山大阵,便是昆仑山的道友所布。”
“此阵屡次护得吾宗安全,御敌于外,着实是令人安心。”
不想守拙山人顿了一下,突然笑出了声:“这还真是巧了不成,吾与知微道友所备的贺礼,便是为三仙岛献上一方护山大阵。”
“好叫唐宗主知道,我这老友可有数十万年都未出山了,昔日南华迁宗之时,便想请我这老友为其布置新的山门大阵,最终也未如愿,只请到了他的小徒弟。”
唐缘面露欣喜说:“如此说来,吾宗之阵再得道友之助,岂不是固若金汤,永无被破之危?”
“此为三仙岛之大幸,还请道兄受吾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