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的滞后决定了情报消息的有效性,再如何惊天的秘闻,如果没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交给正确的人,也是一张废纸,百里燕此时越发坚定发展电话的决心,此时如果能有一部电话直通咸王办公室,分分钟都能搞定的事情,哪里还要用人传那么麻烦。
其实还有个原因百里燕没说,以他对咸王的了解,攻央这件事上态度上是赞成的,但绝不会公然表态,因此不会明着回复,以免有个闪失,日后殃及咸王自身的政治地位。
所以需要百里燕做挡箭牌,如果成功了,没引起什么反应,咸王可以默认,如果失败了,还引起诸侯不满,顺手将百里燕推出去,抵消政治压力。
所以咸王纵然知道要打梁国,不会明着回复,而是模棱两可给予方便。但这话是不能明说的,于是干脆不提。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措施良机,今后恐追悔莫及,二位将军,本帅此议意下如何?”
“末将还是担心引发诸侯震动,日后遭致围攻。副帅可还有其他良策。”
蒋杰担心道,百里燕心平气和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子失德诸侯皆知。只要我军不过分,诸侯便不会群起而攻之。相反如若我军被梁国拿住命门,诸侯定会群起而攻之。此乃大势所趋也,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别无他法。”
话音落下,徐谨接话说:
“那是会否应该知会赵帅与卢大司马使,至少也该问过他二人。”
“昨晚我已将消息发往第一、第二集团军,卢将军处今日该会有消息,赵帅那里三日内也该有消息。三日之内我军不做出击,等待梁军入贡祥后再行出兵。”
“那就等赵帅与卢大司马使回复后末将再做决定。”
“也罢,就等赵帅、卢大司马使回复后再行决定。”
从梁国做出决策到调兵遣将,需要一个周期。考虑到梁国土地面积不大人口稠密,仓储充足,这个周期不会太长,但也足够百里燕征求赵逊、卢皋二人意见,无论二人是否赞同,百里燕都会毫不犹豫的出兵。
当日夜间,卢皋的回复火速送到了宵城。卢皋的行军大营目前设在康郡,千里跃一个往返一天绰绰有余。
得到回复,百里燕未急于拆看,而是请来宗伯泰商议。
“宗伯先生,卢将军的回信到了。”
“那卢将军怎么说。”
“在下举棋不定,故而尚未拆看,想请先生参详参详。”
“哦……”宗伯泰轻叹一息,猜到百里燕所想,遂接着说道:“副帅是想籍此未拆密函予徐、蒋二人同看,以打消他二人顾虑,但又担心卢将军反对。”
“嗯,正是啊。若是卢将军反对,徐谨定不会发兵。若是不反对,而信一早拆开,徐谨若是坚持己见,我也无可奈何。故而只能当其面拆看,让他无话可说。故而想请先生替本帅参详参详,此法可行否。”
“在下以为有关龙先生在,卢将军定不会反对。形势迫在眉睫,倘若不能当机立断,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卢将军不会反对,此法可行。”
“既如此,本帅即刻召二将前来。”
徐谨是百里燕一手带出来的,其能力在顾中和肖渠二人之上,但比之顾中、肖渠二人胆大缺乏谋略,徐谨较为慎重,想的多,想的一多顾虑也就多,当其面拆看卢皋的来信,能断其退路,比他表态。
等待二人前来之际,百里燕又问宗伯泰:
“先生既料定卢将军不会反对,可否推算赵帅心意。”
“呵呵,这有何难。黑巾之乱梁军名为出兵,实为好不作为,还险些酿成大害,比之咸王,赵逊更知梁国之可恨之处。此事上其与卢皋应是相同态度,默许副帅用兵,日后若有万一,赵逊、卢皋二人可做不知情以方便行事。”
“嗯,但愿如此吧……”
谈论之际徐、将二人匆忙入室,百里燕取出卢皋来信展示予他二人:
“卢将军亲笔已到,本帅尚未拆看,特等二位一起拆看。”
徐谨、蒋杰目光交错,徐谨先说:
“就请副帅拆看卢将军来信以明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