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机动转场(2 / 2)督金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募民军”性质兵员很杂,最主要特征是募民军享受参战期间的减免征粮、税赋,同时享有战争期间获取的军功,军功可以折算粮食和减免的税赋、征粮、徭役,战争期间受征召募民军的将领节制,一旦战争结束,募民军可自行解散。

同时募民军参战人员可获得占领地为期三十年免税田产,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员参加募民军,很多人争相参战,无非就是为自己留一块土地。

而时下制度决定了土地理论上都归君王这个大地主所有,除有非封赏,所有人种的田,除了自留粮,所有粮食作为税赋上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下的土地制度严重剥削了农民积极性。

募民军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军制改革和生产力不足应运而生的职业。

偌大的国家,不可能给所有人配备兵戈铠甲,当下总体仍处于农耕青铜器晚期,铁器早期时代,生产力相对低下,常备军能养几十万,战时动员一百多万人参战,百万人从事后方运输生产是常有的事。

再多人,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多少兵器武装多少人,因此农业产出直接制约了军队的规模。

当然,当下暴兵的速率大体也不逊色与春秋战国晚期,秦一统中国的局面。晋国这等体量巨大人口三千万以上的大国,战时暴兵百万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

募民军作为正规补充,基本上不参与正面野战,将帅使用也考虑使用时机。性质更像是敢死队,担任机动和野战攻坚行动,越是任务危险战役,募民军出动概率越高。

正因为三十年免租不纳税田产,远比普通兵士一生所能获得的荣誉、粮食多得多。所以募民军虽然人员复杂,但基本上都是不要命的,为了一口吃的,真的可以拼命。

至于阵亡,募民军阵亡人员与其他士卒阵亡待遇无异,家里都可免税负、徭役两年或者更多。

总之,死了国家兜底,侥幸活下来抢到军功的,就算是赚了。所以募民军在强国数量就多,相反总是打败仗的弱国、小国,募民军少得多。

既然是敢死队,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没人愿意冒着什么功名利禄都得不到的风险,却冒着比其普通士卒高几倍的死亡风险,冲锋陷阵。当然,如果战争进入残酷阶段,所有人不论愿不愿意,都要上前线。

与王硕汇合的募民军既有骑兵,也有步兵,数量不多,三千多人。抵达北军大营后,募民军与北营募民军合流,具体数量不明。

注1:关于步兵的行进速度,每天只走四五十里是不是太少,其实已经不少了。军队行径都是几千几万人,不是几万人跑马拉松放羊,而且带着帐篷、口粮、装备、车辆、牲畜、药品等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行进速度的累赘。

其次是持久度,一天可以奔袭一百里,但不可能十天二十天,天天跑马拉松,志愿军3军113师创造的人类轻步兵极限速度十四小时奔袭七十五公里,算得上步兵中的巅峰,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无法超越。而且热兵器战争对人员体能要求相对低于冷兵器,所以要奔袭一个马拉松,然后拿着刀枪直接投入白刃格斗,那是不现实的。

其三,轻步兵甩掉辎重后勤,携带三到五天的口粮,奔袭百里是有可能的。战国时期的魏武卒,典型的重步兵,吃饱喝足奔袭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战斗,但那时秦国两里地仅相当于今天的07公里,一百里也就是三十五公里,着实也不多。

最后,军队的行军速度与士气、组织度、军队意志力、军事操典、兵士体能分配息息相关,每天的扎营、做饭、拔营消耗大量时间,加上医疗条件的缺乏,行军速度过快,容易导致疾病和伤痛,进一步削弱军队意志力、速度和士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