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仔细望一眼钢琴前,不知什么时候,01号选手的身子又贴近了键盘一分,键盘上的双手好似每一次抬落间都会捏住一簇星光。
这就是小车的巴赫三部创意曲,属于她和老师的三部创意曲。师:“琳琳,音乐是一种空间艺术,它具体可以多么立体,绝对不取决于演奏者能把它想象到多少立体,而是取决于演奏者如何调配音符。”
生:“还是音符。”
这段对话来自缺一个月亮的下午,师生二人的日常课堂一角。
这堂课李安用画画举例,为小车描述了三部创意曲应该怎样去在复杂的和声中进行发展。
如果没有月亮,夜色不会显得宁静。
也就是在这节课上,小车第一次体会到了音色对于音符的重要性。
当和声要素占优势时,音的层次不容易被分清,这时音色就起作用了。
正如此刻现场呈现的三条声部旋律线,在她灵巧的双手中既得到充分展开,同时又显得十分紧凑,给人如纷至沓来之感,如水晶般清澈。
聆听着这样演奏,就连最苛刻的评委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把一部巴赫三部创意曲弹到如此地步,实在是不可多得。
不仅如此,在最后这首作品的展示中,他们还听到了01号选手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与钢琴最直接的触碰对话。
这种对话之下,是一种纯净至极的音色感。
音乐行至三分之二,其间没有任何演奏设计的痕迹,也没有任何情绪上的粉饰。
只有干净利索的落键收键。
这里还有一点令亚历克斯十分肯定的地方。
他听得出来,01号选手在这首作品中主动放弃使用大部分钢琴化效果,例如突弱突强。
这本该是01号选手的拿手好戏。
而01号选手放弃拿手好戏的聪明之处在于,这样就会显得整首作品不会变得过于钢琴化,从另一个方面提升了整首作品的品位。
在巴赫生活的年代还没有钢琴,他的键盘作品主要是为古钢琴和管风琴而作。
相比现代钢琴,古钢琴没有强弱变化,管风琴没有音色差异。
因而巴赫的键盘品更需要专注于音色本身,以及音乐线条间的张力渐变。
这种思路直到今天都是巴赫音乐的审美取向。
从这个角度来说,亚历克斯可以在任何公开场合表示:所有将巴赫弹得华美或弹出强弱表情都是一种自作多情。
而相反的是,现在的年轻的演奏者们总是妄图在演奏中揭示一种全新的巴赫音乐内涵,他们会不受控制的在几条旋律线上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层次关联,试图以此来引起注意。
往往会这么做的,都是极为懂得使用技巧的选手,就好像在前四首演奏中的01号选手。
可01号却在最后的最后,在这样一手巴赫作品中选择了最朴实的奏法,以钢琴最本真的音色奏出了流动向前的音符。
展现出了一首充满习作美感的巴赫作品,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没有钢琴的时代。
然而。
诚然如经验老到的亚历克斯,这次也看走眼了。
01号选手必须得说实话,最后一首作品可是她费了最多心思设计的。
换句话说,此刻音乐中的每一个被听众听到的细节都是她的精心设计。
“琳琳,关于这首巴赫,我们再上最后一课。”
“一位演奏者对于一首作品的第一反应是充满直觉的,即便他想客观地来看待谱面。”
“而随着他进一步的研究联系这首作品,他就会开始担心获得更多认识,他怕这将会破坏他对这首作品最初的情感冲动。”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凭借直觉演奏是一件惊险刺激的事情,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会以何种方式结束,而且这种充满探险的演奏方式也会格外吸引观众。”
“但是琳琳你必须清楚,这是一种不靠谱的想法。”
“不靠谱的想法才会让你认为理解音乐越多,你对它的感觉就越少。”
“我们没办法确切定义一个美妙的音色。”
“这完全是我们个人的体验问题,不可否认,音色所带来的乐趣本身就具有一种几乎会使人陶醉的特质。”
“如果你很容易将自己满足于某种你想象中的音色,你就会渐渐地把它当成你唯一的表达方式。”
“所以我建议你就从这首作品开始,细心体会各种各样的音色变化。”
“比如通过强度变化,或是控键速度的变化。”
“只有通过各种对比,你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这首作品的音色,前提这必须是你发自内心喜欢的音色,决不能只为了迎合作品。”
“这个时候,音色才能作为你音乐情感表达的手段。”
而我们的01号选手就在随后长期的一段时间里不停地去寻找她想要的音色。
终于,她找到了属于自己关于这首作品的音色。
也算是一次对老师的冒犯啦。
小车选择了老师日常练琴时的音色。
“噹!”
当三条旋律线顽皮的再一次隔空交汇,趣味与内在律动平衡,又像浪般自由自在。
舞台灯光下,少女的鼻尖已经冒汗。
此时她脸上挂着的笑意应该是八万最熟悉的那种,只是没人知道此刻她的脑海里场景是什么模样。
或许会是那天傍晚,她和老师在书房里一起练琴的场景。
当两道c大调音阶在下一秒融为一体,两台钢琴前,师生二人几乎一模一样的触键,一模一样的表情,窗外天天暗下。
师生二人就这么各自弹着自己的内容,又像是互为一体,偶尔两个音阶声部的交叠刹那会出现一丝巴赫赋格的意味。
那天李安并没有告诉小车巴赫的三部创意曲里具体有多声部并行,也没有提示小车在此刻要用耳朵去留意什么。
那天是小车搬到老师家的第一天,师生二人的命运线也仿佛在那一天随着巴赫的伏笔一同被埋在了未来的谋篇诗章中。
“噹”
或许巴赫的音乐没有故事,只有数字音响流动于一座逻辑缜密的大型建筑中。
但又或许没有故事本身也是故事的一种。
当枪声响起,它可以是带着硝烟的,也可以如同幻想中的一声山谷鸟鸣。
“噹!”
现在小车已经将三条旋律线全部弹完。
她有种马上就要放学回家的感觉。
嗯。
稍微回顾一下的话,贝多芬小调,嗯!
圆舞曲,嗯!
夜曲,嗯!
玛祖卡一点小瑕疵诶,不过也可以嗯!
琳与老师的三部创意曲当然是超级嗯的噻!!
“噹!”
奏完最后一个音符,01号选手扬手起身。
舞台再次宁静下来,台下没有掌声。
她迎着柔和的灯光,琢磨着不知在何处的镜头,抚琴弯下了腰。
仿佛感受到了老师正在微笑地看着她,她的脸上再度浮现出那认真的笑容。
汗水顺着她的脸颊留下,她此刻当然有话想说咯。
报告老师!
代号小车!
任务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