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也有所感。
自汉武帝后,即便是占据草原万里的匈奴,也被打散,成为汉人附庸。
三国时,一方诸侯便可以镇压一族,如今华夏之国,举国之力,仍然不是异族人的对手。
我华夏子民可曾受过这样的屈辱?
“两族相竞,若战陈然,居前行者,实惟政治。后汉自安帝永初以降,政权迄在外戚、宦官手中,自此至灵帝中平六年董卓入洛、凡历八十六年,其紊乱可以想见。此时为举国所想望者,莫如当时所谓名士,然其人实多好名嗜利之徒。”
汉人衰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实际上西汉末年乱政,诸侯混战,极度消耗了中原汉人实力,以至于曹操不得不迁徙异族人到中原之地,遂为后来的五胡之乱埋下隐患。
“宣王本惟计私图,景王虽为正始风流人物,然既承宣王之业,自不得不专为自全之计,文王更无论矣。
与司马氏相结合者,率多骄淫狙诈之徒,司马氏之子弟,亦日习于是,而其材又日下,而时势之艰危,人心之险被如故。
于是以晋初之百端待理,灭吴之后,急切之事如徙戎者,且不能举,皇论其他?
而杨、贾、八王之祸,且代异己之诛而起矣。”
对于司马家篡魏,赵越是非常不屑的。
你说你篡了就篡了,好歹篡出点名堂来罢?
结果从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开始便奢靡享受,粉饰太平,其继任者惠帝更离谱,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痴傻皇帝。
最后弄出了八王之乱,引异族人入中原攻伐,遂使匈奴刘渊得以开国,氐人李雄得以自立,汉人基业毁于一旦。
“少帅所言甚是!”
赵越明明是编排司马氏,叫宣皇帝司马懿为宣王,唤世宗景皇帝司马师为景王,呼文皇帝司马昭为文王,若真论其罪的话,那就是无君无父,大逆不道。
然而...
司马氏得位不正,本就受人编排,加之李霞也不是什么大晋忠臣,甚至于赵荀本身就是乱臣贼子,是故他听到赵越这番话的时候,丝毫不感到惊诧,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现如今,民族与国家之见地,盖尚未分明,家重还是国重,谁可知矣?
东汉名士,看似前仆后继,尽忠王室,实多动于好名之私,挟一忠君之念耳。
世风日下,益以自私自利之恒情,而保国卫民之念,远不如其保家全身之切焉。
刘、石肆虐,北方之名门巨族,相率迁地以图自全,鲜能出身犯难者。
世家高门既然为保家全身之计,则苟得沃土,自必如大月氏之西徙,志安乐而无复报胡之心。”
说到最后,赵越长长的叹息一声。
“是故异族人少,却能辱汉,汉民人众,却非羌胡之敌手也!”
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太过浓厚的国家概念。
毕竟到了西晋,还是有封国的。
异族人少,为何能够战胜人数更多的汉人?
还有一个原因赵越没有说,那就是异族人手底下有很多汉人给他做事。
这些并非是汉奸,实在是高门大族的人压根没有将平民百姓当人看过。
高门与寒庶之间,便有天堑一般的差别,更不说高门世家与那些泥腿子之间的差距了。
说到其中的差别,恐怕都不能说是同一个物种了。
阶级之别,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民族之别,这也是异族人能够成势的原因之一。
“少帅之论,别开生面,让李霞受益良多。”
李霞起身,居然对着赵越恭恭敬敬的弯腰行礼。
这礼赵越自然不能受了。
“老师,我可不能受你此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