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村农业技术大讲堂】
一条横幅,拉在村委会的门口,搭配着里面亮堂堂的灯光,颇有几分在虎山村少见的仪式感。
但落在村民们的眼里,就只有一个感觉:就这?
不是说很有意思吗?
不是说比昨晚上还热闹吗?
好在来都来了,倒也没人调头回去。
一个个迈步走进去,嚯哟!
只见坝子里,左中右三面各摆了三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上竖起不同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大字。
鱼类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林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技术......
一个村民挨个看去,个个都让他有点心动想学,但一时又不晓得先去哪一个,直到他看见了角落里的一个牌子:母猪的产后护理。
这不就是我跟霍干部提的要求咩!霍干部还真的给我安排上了啊!
霍干部,讲究!
他快步走过去,站在桌前的两个大学生主动打着招呼,“大叔,你好,你是有什么具体问题想要咨询,还是我们直接给你讲一下?”
“我有个问题。”村民连忙点头,“是这么回事,我之前啊.......”
同样的场景在场中各个柜台前重复。
不少的村民还在那儿犹疑着,但瞧见一些胆大积极的村民上前,本着不能吃亏的原则纷纷上前,按着自己的需求围到了相应的柜台前,听着听着便慢慢张开了口。
在农村里种了几十年地,喂养了几十年的牲畜家禽,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着丰富的疑问;
而面前的大学生们,在课本上学到了丰富的技术知识,却欠缺着实践的积累。
双方从最开始的请教、再到后面的交流、讨论,一切运行得自然而流畅。
当然,即使这些大学生都是蜀州农业大学选出来相对优秀的学生,还是比不了胡老那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面对一些相对刁钻和古怪的问题,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
好在对这一点,霍千里和工作组都早有预料,提前有着预案的学生们没有脸红焦躁,胡乱搪塞,而是坦诚着自己的经验不足,在本子上将那些问题详细地记录下来,回去之后会请教老师、查找资料,再将答案反馈到虎山村。
这样的态度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气氛愈发热烈。
各处柜台前一片火热,非农专业的大学生们就乐得清闲,难得地放松了一阵。
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按学校的,也有按照这两天居住远近的,也有随意凑作一团的,笑着聊着。
“说实话,这帮村民比我想象中的要难搞一点。”一个男生开口道:“不过,人也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一点。”
身旁便有人笑着接话,“先前在大巴车上,我听有人说我们是来布道的,老实说,我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那现在呢?”
“现在啊,其实他们还是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另外也有人附和道:“是啊。别的不说,我就感觉他们一天不会累一样,从早上起来就在忙,煮饭、喂猪、喂鸡鸭、下地干活、折腾家务,然后又煮饭、喂猪、还要给我们烧水洗澡洗脚,一路忙到晚上睡觉,然后第二天又是一样。真的,我半天就来不起了!腰酸背痛的。”
众人都跟着点头,这也是绝大部分虎山村村民的日常生活。
“农民勤劳坚韧,这个我们都晓得。我住那家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他的手艺。”一个男生讲述道:“他是个杀猪匠,今天早上给我们摆他以前杀猪的事情,我以为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么简单,结果里面门道多得很!猪怎么捆,怎么杀,老师傅绝对不捅第二刀,猪血怎么接才嫩,分肉怎么分得清楚,全是学问,我和我的同伴听得都入迷了。”
一个女生连声认同,“对对对,我家那个也厉害,是个木匠,那天晚上家里一个凳子腿断了,没用多久就给重新弄了一个。好棒啊!”
“要说这个,那我可就有的说了。我家里那个老爷爷,看着不起眼,居然是个篾匠!”
开口的赫然正是宋阳阳,她得意道:“你们知道篾匠吗?就是编竹子的!你看村里用的那些箩筐啊、簸箕啊、凉席啊,都是篾匠弄的,以前还是个特别吃香的行当呢!老爷爷昨晚砍了一根竹子,说要给我们做两个小茶几送给我们!”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一聊开了才发现,原来村民们个个都还“身怀绝技”啊!
“咦?老张,老刘,你们正好分在一起,你们家那是个什么匠?”
忽然被身边人问起,两个男生愣了愣,对视一眼,其中一个挠了挠头,“我们家?额,是个猛将。”
???
“猛将是个什么意思?”
被人问起那不堪地往事,男生索性破罐子破摔道:“这么说吧!我跟老刘两个人,加一起,掰手腕,掰不过他一只手。”
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男生竖起两根手指,“而这样的人,他们家,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