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蔷自然打听到这家人的名字,林如海的同辈人都是如字辈的,自己应该称为叔伯的。
他过来是正是午饭时间,想着这时候上工的人都回来了,不然可是找不到人的。
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跑出来,看到他时一愣,连忙行礼道:“贾老爷来了,我父亲在家呢,你请进。”
贾蔷一看这孩子就明白,这应该就是金三儿说的林明玉了,林如善家的二小子,这代人是玉字辈,黛玉也是按照家里的字辈起名的。
这本来是不用的,女孩子可以不按照家族字辈起名,可能是林如海只有这一个女儿,当初起名就照着她夭折的哥哥名字辈分起得,也算是对早夭的儿子的怀念吧。
贾蔷露出温和的微笑,和蔼的说:“你是明玉吧,咱们是同辈,不用叫贾老爷的,应该叫我姐夫才对。”
听到儿子叫人的声音,林如善急忙出来,后边跟着一个青年,应该是他的大儿子林德玉,看其模样也是仪表堂堂的。
贾蔷暗赞一声这父子三人都是生的不俗,对着林如善作揖行礼道:“可是如善叔当面,侄女婿贾蔷有礼了。”
唬的林如善连忙伸手托住他,嘴里忙说道:“可不敢当这大礼,蔷哥儿说是晚辈,可这礼岂是庄户人家能受得起的。”
贾蔷满脸笑容的说:“家族辈分岂能乱了分寸,贾蔷也是读书人,圣人的教诲可不敢忘,三纲五常是为人的根本,若是乱了,那人与禽兽何异哉。”
林如善也读过书,只是家贫无力再读,只好早早的娶妻生子,回家务农,如今这两个儿子跟自己当初一样。
大儿子也是早早的务农去了,期望能给弟弟多赚一些银钱,让他多读点书,这是传统中长兄如父的思想,国人良家之中一直恪守着这规矩。
请贾蔷进屋坐着,大儿子忙着烧水泡茶,看着茶罐中那粗茶都是梗子,林德玉犯难了,贾蔷岂能不知,哈哈笑道:“德玉贤弟无需介怀,圣人称赞颜子一箪壶一瓢饮,人不堪其苦,回亦不改其乐,说的正是君子不以物喜,安贫乐道啊。”
林德玉这才放心,家里没钱去买茶叶,这些都是自己栽种制成的,只是寻常人家解渴的粗茶,贾蔷不嫌弃他自然最好,不然临时去哪里找好茶款待客人啊。
端上一碗茶,贾蔷毫不介意的端起,美美的轻啜一口,放下茶碗望着林如善说:“如善叔,贾蔷今日来拜访只为一事”
林如善蹙眉,望了望儿子满眼的不舍,他如何不明白贾蔷所为何来,族里这些日子传遍了,贾蔷想给林如海过继儿子,族老们一个个上蹿下跳,忙活着为自家儿孙过继到如海那,可他并不愿意,这不是矫情,而是确实不愿。
贾蔷一看就明白了,认真看着他说:“如善叔不愿儿子过继这我能理解,毕竟和我岳父更近的支脉还有人可以过继,可您住在这多年了,也知道那些人不堪,总不能过继个孩子日后成了纨绔吧,这不仅是我岳父一脉的事,可是涉及到林家的家风门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