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帝都星,正是是释帝元年的冬季。
距离夏末初秋的释帝庆生节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无论恢复帝制,是一场变革,还是复辟,是迎合新时期帝国所面临的新情况必须要进行的改制,还是历史性的大倒退,甚至倒退了千万年,回到了人类上古封建时代
无论是什么,无论银河系内的人类社会对如今的唐帝国如何解读,恢复帝制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一开始,似乎没什么改变。
帝国的普通民众们,并没有感觉到生活有些什么不同。
当然,社会体制的变革,短期内就是这样,一切都与以前差不多。突显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会潜移默化的悄然进行,却会以几何系数迅速的膨胀起来。
经过释帝身边由帝国顶尖的学者组成的智囊团测算,恢复帝制所带来的突出矛盾,在没有外界力量的介入之下,将会在三到五年之后在帝国星域内爆发。
智囊团指出,届时帝国将要面对的主要矛盾,是阶级之间的矛盾,然而阶级矛盾,带来的影响将会是覆盖到帝国社会层面方方面面的。
李渊对此根本不以为然。
当然,他的观点也得到了高级智囊团的认可。
帝国的中流砥柱,并不是处于帝国金字塔中的上层建筑,也不是人数众多的普通平民,与上古封建社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帝国公民这个特殊阶层的存在。
在以往的帝国,掌握帝国命脉,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唯有帝国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区别帝国公民与平民的重要标准。但是,恢复帝制之后,率先受到冲击的却是公民的权益,因为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剥夺了。
鉴于此,大朝会之后,帝国媒体向帝国民众做了饱和式的信息轰炸,并试图引发帝国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核心的命题谁是真正的帝国公民。
仅仅从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到,这其间隐射了帝国公民队伍中的一部分人。随着这两百年间的和平时代,这部分人甚至比帝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庞杂。这也是帝国其实在很早以前就下决心要肃清公民队伍的缘由所在。
帝国公民,非战争时代的帝国公民,除却默默无闻在外星域作战的帝国殖民军部队之外,帝国各个殖民星球下设的卫所所辖部队,帝国内务部庞大的帝国内务警察部队,这两部分服役期满退伍的军人和警察,正是这一部分数目急剧庞大起来的伪公民队伍,逐渐的把持了帝国上层建筑。
当然,这个伪字,是从来不会有人提及的。因为之前,充斥在帝国议会和权力部门那些真正执掌帝国命脉的达官显贵们,就是从这些伪公民群体中脱颖而出的。
这两百年,银河系最为平静的两百年,带给帝国的现状就是这样。
这些伪公民,基本在任何场合都能轻易的击败那些真正从战场上百战馀生的殖民军退伍军人。
分析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一切,都归结于一号保密条例。
放置于殖民军战士脑后的那一块芯片,在涉及到外星域战场上的一切相关事务的问询和叙述之时,都会导致这些原本应该是帝国最可爱的人,现场表现就像是一个白痴。
尤其在各级议会的辩驳之中,适时向这些真正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殖民军退伍战士抛出类似的问题和刁难,基本上成了这些伪公民惯用的伎俩。
最令李渊痛心疾首的是,这些把持帝国的伪公民们,在必须要做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涉及到帝国生死抉择的时候,就会立即的散为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