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迪卡的罗马尼亚第一军团在德瓦失利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希奥埃洛斯的手中。
此时罗马尼亚第一军团仍然保持着诺迪卡、阿米、杰罗德三人坐镇。
罗马尼亚第二军团,也就是希奥埃洛斯亲自率领的军团,目前有提里乌斯,奥古奇,阿克里特,皮皮洛士,艾维狄斯,凯厄斯,阿列克谢,七个人来辅助他。
很明显,希奥埃洛斯已经判断出了这场战斗的最关键点,并不在人数最多的匈牙利那一方,因为从匈牙利攻入特兰西瓦尼亚需要经过太多的关卡。
特兰西瓦尼亚与四周的任何地点,都是崇山峻岭,这是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
相反,瓦拉几亚与保加利亚仅仅只隔了一条多瑙河。
哪边容易,哪边难于防守,很容易就得出结论。
对这也是为什么希奥埃洛斯一直在布加勒斯特调集军队。他的罗马尼亚第二军团本身有1万人不到,加上各地调过来的守军1万人,还有新增调的一万多新军。
希奥埃洛斯已经把自己的本,全部都给挥霍了出去。
夯不郎当,十七万系西里索斯如今只剩下10万。
这些钱要么成了武备,要么成了招募兵员的资金,要么成了那些民夫的薪资。
总之希奥埃洛斯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这个大集体,他甚至在自己的势力即将要覆灭的时候仍在考虑着劳有所获。
一个国家的所有活动资金只剩下仅仅10万希里索斯,这连一个季度的贸易都不够保底的。
或许在其他人眼中,他只是一个花钱买命的剥削者,他用自己的钱招募一帮人,用这帮人赚的钱,然后用钱招募更多人,然后他就可以剥削整个全世界。
从功利主义者的角度来讲,是这样没有错。
但罗马尼亚立国的根本除了军事力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战团圣典。
从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理解为什么要在中午最热的时候,要召集着所有的部队,要召集着所有的劳工跪在大热天里,然后祈祷着、说着那些战团圣典里的说辞。
最早的时候只是那些草原上的部落民,他们为了求个生存,来到了罗马尼亚的领地之中。希奥埃洛斯大公告诉他们,每天中午你都必须在最热的太阳底下,去诵念,去跟随着裁决骑士团或者自发的去诵念一些战团圣典。
那些部落民起初觉得很奇怪,但是想想“”我不过是大热天里跪在地上说两句话,又不会让自己少一块肉。”
如果说仅仅是说几句好话就能换来好日子,那么我想跪在地上的人可能会环绕着整个地中海。
那些部落民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没有接受过什么理念
你所说的人生理想:男孩从出生的时候开始他就被当做一个劳动力,当他长大,他会变成一个战士,去付出自己的生命而一个女人更不存在什么的地位,她生也好,死也好,他永远是男人的所有物。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草原上从来不存在着什么公平正义,草原上只有强弱。而弱者永远只有悲惨
但希奥埃洛斯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很多就业机会改变了原住民的出路。那些女人不必再出卖自己的身体,变成一个无情的生育机器,被很多个男人n。那些男人也不用豁出自己的性命去为某一个权贵牺牲。
在生和死之间,这些部落民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未来,那就是生活。
生活并不是永远顺风顺水,也并不是永远困在最底层。无法改变现状
希奥埃洛斯教会他们什么是起,什么是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而现在瓦尔纳所带来的就业是好,罗马尼亚的兴起所带来的国家稳定,这些就业机会,这些海量流入来了金币,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诸界第一因
他们原本永远只是放牧,永远只是怀孕或者准备怀孕,或者被征调上战场,然后死掉,一命呜呼。
从去年4月份开始,一切都变了。这英雄的人不必去出卖自己的性命,他只需要付出他应有的劳动,他就能获得很可观的回报。他甚至可以在下班之前去酒馆里喝上两杯麦芽酒,或者喝上两杯葡萄酒,然后体验着这20年从未体验过的醉酒。
一切的感觉美妙极了。
你能理解吗?就是当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家庭。
一个家徒四壁、风吹日晒的家庭,突然有一天他们有温暖的房子,他们有可口的食物,他们有固定的薪资,甚至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有额外的金币去享用一下那些所谓的娱乐。用酒精、用油腻的食物来麻醉自己。
当一个男人,当一个瓦尔纳的居民醉醺醺的回到家里头,迎接他的不会是妻子的谩骂,“你怎么又喝醉了?”
不会,家人只会很高兴的为他解酒,为他宽衣解带,然后服侍他上床,因为能够享用酒品本身的人就已经是完成了阶级的跨越。
而现在一切都没了。我所依仗的工作没了。我出门去买的肉也好,菜也好,都没了。那些曾经还会打赏我一些零钱的商贩。早就已经在一个多月,两个多月前就已经不再出现了。
我的孩子因为我出色的手工艺本领去了瓦尔纳大学。人们说阿米尔大人、阿米尔将军曾经是希奥埃洛斯大公的禁军将军。他学到了大公这一辈子所有的本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那个时候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世界真的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我的孩子竟然可以去学习,去读书,去石识文断字,去学习那些经商的本事、去学习那些技术上、或者管理上的、或者军事上的支持。
我们曾怀念的、唉日复一日的日子,如今成了遥不可及的明天。
是敌人毁灭了这一切安稳的日子,是他们毁灭了我们安宁且快乐的生活
没有人会在意,到底谁是公爵,到底谁是佣人。
战团圣典,填充了他们生活日常的空白,罗马尼亚,开始靠着狂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