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春杏学字(2 / 2)某某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总算不是太坏的情况。

年哥儿这挂心的事儿完结之后,何氏开始着手准备春兰的亲事儿,仍托大武媳妇儿在中间传话儿,把她的意思透给吴旭娘,请吴旭娘去看日子。过了不几天儿,吴旭托媒婆过来传话儿,说看了两个日子,一个在六月初九,一个是六月二十六,请何氏挑日子。

何氏想了想,还是定六月初九的好,虽然日子赶了些,可,再往前又到了佟氏的祭日,春兰的喜事儿总不好放在这白事儿后面办。

李薇自宜阳回来之后,每日必去吴旭的小鱼塘转悠,查看那蚯蚓养鱼试验的成果。有空的时候,她除了回忆自己前世本专业的知识之外,也慢慢回忆着前世她知道的美容方子,并一点点的记录下来,拉着小春杏兴致勃勃的试验。

春兰的小茶礼倒是春桃差不多,除了些绢花铜簪什么的,其中有一条水色百折缠枝花样长裙格外显眼儿,那裙子的面料是细绢布,花样全是以彩色丝线绣成的,针针细密,层次分明。虽然都没明说,但何氏一眼就瞧出来是吴旭娘的手艺,心里也高兴。

他们家里现在光景虽不太好,但是吴娘旭这么重视春兰,让她格外的满意。

春兰小茶礼行过之后,两家商定在秋后行大茶礼。李薇坐在一旁盘算着,秋后的话,吴旭的鱼塘里便可以出鱼了,到时候那一塘的鱼能卖不少钱儿呢,大茶礼时应该不至于亏着二姐了。

有了这个想法,李薇往鱼塘那边儿跑得愈发勤了,那水坑中的鱼喂蚯蚓也有十来天功夫了,李薇十分想让吴旭现在就往大塘里投混合食料,但又怕小水坑里的鱼试验的时间太短,有什么副作用还没显露出来,便只好耐着性子再等。

日子缓缓流淌,转眼儿又到佟氏的祭日,一家人满心盼着佟永年这个日子会来祭拜下他娘,结果等到半晌却只来了几个贺府的下人,其中领头的那位,就是那天在茶楼里见过的,不断提醒佟永年走的那人。

几人到了李家门外,也不进院,问了佟氏的坟莹所在地,又递过来一个青布小包,说是二少爷让人捎来的。然后便扬长而去。

这些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人十分不爽,李薇朝他们离去的背影狠狠的啐了几口,才跟着何氏回院中去看那小包。何氏解开包裹,李薇一眼扫见那里面的东西,登时欢乐起来,把何氏的手扒开,里面赫然是三本书。

扫过第一本《证类本草》,很好,单看这个名字应该是与那本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一类的书,有医方也有美容古方。又有一本《事林广记》……

李薇举着书兴奋的奔到东屋,叫着,“四姐,四姐。”

春杏正为年哥儿这么重要的日子居然不回来,而心头不痛快,听见梨花在外面大叫,有些不高兴,沉着脸儿出了东屋,“什么事?”

李薇不理会她的黑脸儿,把手里的书在她眼前晃了晃,笑着,“年哥儿捎来四姐要的书了。”

春杏瞧了瞧她手中的书,这才露出点笑意,伸手取过一本,胡乱翻着,“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能做面脂胭脂的书吗?”

李薇嘿嘿笑着,抱着她的胳膊,拉着往西屋走,“是呀,不过,四姐,你得先认得字儿才行呀。”

春兰在东屋隔窗瞧见,放下手中的针线,回头嗔气呼呼的春柳,“你还三姐呢,连梨花都不如。他不回来肯定是回不来,又不是不知道他在那府的样子。”

春柳气呼呼去取针钱箩筐,拿出纳了一半儿的鞋底子,发泄似的用力纳着,道,“知道回去不自在还要回去,他活该!”

春兰笑笑,没说话。

立秋过后,田里又忙了起来,虽说家里现在不缺田里那点收成,可李海歆与何氏都是种惯了地的人,从未想过把地佃给旁人种,再者北地这两年被她们家养的逐渐壮了起来,一时也舍不得佃给旁人。

李薇也指望着那点田给她做试验呢,自然也不会去劝她爹娘。秋天渐忙,吴旭又要照料小鱼塘,虽然能偶尔过来帮帮忙,可是再往前鱼塘里出了鱼可是面临着要卖鱼的问题,莫说他抽不出身来帮忙,便是抽出身来,何氏与李海歆也舍不得占他的空子,让他自己多挣钱些儿才是正事儿。

于是李家雇长工的事儿,又再一次摆在面前儿。两人左思右想,左挑右选的,最后挑中本村北头那户人家的一对夫妇。这家也是因为分家的时候,被婆婆净身出了户,出的得比何氏与李海歆还干净,一家五六张嘴,竟只给了两亩薄田,这家的男人就带着女人去开荒地,两人开了五六亩的荒地,村子里正看他们过得可怜,过去调停了几回,那家的婆婆更是个表里都不要的人,撒泼耍赖,把里正气得也没了脾气。只好先帮这小两口瞒下开荒地的事儿,没往黄册上登录,给他们省下个税粮。

即使这样,他家的四个孩子,个个长得豆芽儿菜一般,衣裳也是东家送一件,西家给一件的这么凑合着过日子。

这对夫妇,男的三十岁,女的有二十八九,在村子里口碑也好,也肯干的很。

定下请了他们,李海歆便去了他们家一趟,两人高兴得很,也很感激,那男人说,原先也动过去他们家问问要不要长工的心思,一是没怎么接触过,不好意思开口,二来他话头的意思,是李海歆家又是举人又是秀才又有钱的,门户高了,不敢上门。

李海歆连连摆手,什么门户高不高的,还不是一样?

回到家中之后,他却喜孜孜的与何氏把这话又学了一遍儿。何氏看他兴头样儿,嗔了他两句,自己也绷不住的笑了。

解决家里兔子舍那边的人手问题,李家的活计又轻松了不少,何氏整日在家里做饭洗衣逗弄儿子。春兰和春柳除了照顾菜园子之外,也不再下地干活儿。

李薇与春杏得了那两本书,更是吃完了饭,诸事儿不管,两人钻到西屋去看书,李薇大多时候是看农书,春杏则抱着那《证类本草》不撒手。刚开始时她可不自己看,专等李薇了后给她讲,李薇自然不干,让她想知道自己看去。春杏磨了她几回,她都不应,发了一通小脾气,也没改变什么。只好乖乖的自己去看,遇到不认得的字儿就去问李薇。

李薇这么些年,可算是在李家除了出出主意之外,大部分的时候都在读书认字儿,再加上前世的底子,这些字儿自然不在话下。春杏看得认真,她也教得认真。

春杏见问她什么字儿,她都随口说出,还能给出释义,十分诧异,“梨花,你怎么认得这么多字儿?”

李薇从书中抬起头来,笑嘻嘻的伸出一根手指,“我一岁就开始学认字了呀。”

春杏瞪她一眼,又撇撇嘴儿,不服气的又埋头去看书。

有一天吃晚饭时,春杏说起梨花的认好多字儿的事来,何氏与李海歆也很诧异,梨花是爱看书,可不成想还不到八岁的孩子,竟认得这样多的字儿。

两人因这个又想到春兰和春柳来,便商议着,让春兰春柳也跟着学认字儿,反正家里人手足了,不用她们下地劳作。

李薇自然很高兴,说实话,她早就想着让姐姐也认字儿呢,可是以前家里头忙,她们好象也没什么心思,便作罢了。现在倒正好。

先前儿春杏一个人学,有些无聊,现在两个姐姐也跟着学,而且还没她认字儿多,她便有些乐呵,偶尔李薇去吴旭鱼塘里查看兼闲逛时,她便自告奋勇充当小老师。

李家近一段日子过得很是顺溜,吴旭那边儿鱼塘的情况也很不错,先前在水坑里单独用拌入蚯蚓的混合食料投喂的鱼,长得确实比大塘里的快,而且个个鲜活的很,没有出现李薇担心的副作用。

她便与吴旭商量着,开始往大塘里添加混合食料,比例仍按十比一的份量拌食儿。

吴旭听了她的话,当即去准备。李薇突然感觉压力好大,被完全无条件信任的前提,是她任何时候都得做百分百正确的决定!

……………………………………………………………………

过了章,年哥儿要改姓贺了~~汗,不知道大家习惯不习惯,我有点不习惯呐~~~(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