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朱元璋并不喜欢朱标的儿子朱允熥,反而喜欢聪明乖巧,跟他父亲十分相像的朱允炆。
此时,朱标刚病逝不久,朱元璋还是十分怀念朱标,而朱允炆与他父亲十分相像,自然会爱屋及乌。
另外,朱标的正妻常氏早朱标几年就去世了,所以庶妾吕氏的地位逐渐上升,也就是朱允炆的母亲。
可是,立了年幼的朱允炆为皇太孙,注定他的皇帝之路是困难重重的。
宦官、淮西武将集团、藩王等,这些问题都会摆在朱允炆面前。
稍有出错,必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年轻的朱允炆能控制得住吗?
能控制四周的藩王吗?能管理好蓝玉等武将吗?
本来朱标为太子,是诸王中的大哥,在诸王之中是有威信的,作为弟弟的藩王肯定不会反他。
可是,换成了朱允炆,结果就不一样了。
藩王成了叔叔,关系就微妙起来。
另外,就算没有冲突,长期下来也会造成“强枝弱干,尾大不掉”之势。
这些问题,朱元璋自然是想到了,武将可以杀,但藩王不能杀。
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元璋还是想相信的,可他低估了孙子的作死程度。
朱元璋赌了一把,藩王不会反。
接着的蓝玉案,朱元璋清理了一大批的功臣武将,朝中再也没有哪个大臣可以威胁到他孙子朱允炆的皇位。
只要朱允炆乖乖听话,不动削蕃的念头,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坐皇位。
另外,就算有藩王不服朱允炆的管理,想要造反,其他的藩王也不会同意。
如果朱棣想造反,那么二哥朱樉、三哥朱棡都不会同意。
到时候,朱允炆从中平衡,是有可能巩固自身皇权的地位。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有私心,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后面的结果不太如意。
后来,儿子三年死一个,朱樉、朱棡相继去世,儿子中最有心计的燕王成了最大的儿子。
此时,朱元璋已经知道,自己的皇储安排全面失败。
也就有了临终前的发问:燕王来否?
要说朱棣在宫中没有自己的暗线是不可能的。
本来就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朱允炆的削藩给了他理由。
朱标身为嫡长子,可谓是名分早定,储位稳固,这是没有人与他争太子之位的一个关键原因。
燕王朱棣身为老四,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上根本不占据任何优势。
即使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以后,如果朱元璋不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从其他儿子中挑选的话,也轮不到朱棣,因为他前面还有秦王、晋王两位兄长。
朱棣虽然身为九大塞王之一,不过在洪武后期才因为屡获战功,才开始崭露头角锋芒毕露,甚至被朱元璋下令节制沿边军马。
到了朱元璋在位的最后一年,随着晋王病逝,加之之前的太子和秦王病逝,朱棣才是成为“诸王之长”,是要实力有实力,要声望有声望。
封建宗法制度的最基本原则,承袭顺序是:嫡子、嫡孙、嫡子同母弟、庶子、嫡孙同母弟、庶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