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有沽名钓誉之辈,也有视名节为最重要的东西,不能说迂腐,只能是有所坚持。
有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有人认为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这没有什么,只是不同的人在所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等不同的情况下长久以来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所谓信仰。
就比如,“崖山之后无中国”最早的知名出处是明末的钱谦益。
什么,就那个跳河自杀嫌弃水太冷的文学家?
同时嫌弃头皮痒要剃头的投降派?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水太凉”导致自己无法赴国难,这个理由可能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索性他就换了个说法,这天下早就不是中华了,搞得自己找不到捐躯的地方。
而“况有龙涎泛海槎”的具体意思目前有争议。
很多人认为意指海上有很多来往的船只,就算是投海殉国也会被捞起来,死不掉,所以不去白费劲了。
跟他投湖时“水太凉,不能下”实际是一个意思。
怕死并不可笑,但是明明怕死,却还要找出各种荒唐的理由给自己贴金,这就太无耻了。
这么个无耻之徒说的话能当真么?
钱谦益这样的无耻之徒反证了“崖山之后无中国”。
他们觉得宋代文天祥、陆秀夫之类辈出,宋代之后全是洪承畴、钱谦益之类的软骨头。
宋代灭亡前文人士大夫们比宋代之后有骨气多了。
虽然列举的都是事实,但这是典型的选择性诡辩。
北宋沦陷后,投降北去的只是皇帝和后宫嫔妃么?
金人扶起来的张邦昌和刘豫是忠臣么?
秦桧和赵构难道是一身傲骨吗?
或者说史可法、范景文等人都是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徒?
只能说任何时代都有坚持心中原则,宁死也不屈从者。
也一样有顾惜自己生命而放弃原则和理想的人。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每一个人都只能代表他自己。
实际上钱谦益发出这个论调后在当时以及其后的清朝并没有引起什么共鸣。
真正让这个说法产生出影响力的是清末时期的日本人,他们的原话是“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后半句才是重点,也是后半句诱使很多人产生了共鸣,进而让“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个论调产生出本不该有的影响力。
日本人鼓吹这个论调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侵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