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罗尔涞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
且不说管亥是黄巾的首席猛将。
有勇有谋不说,还有凝聚号召力。
就这次的青州黄巾和黑山军哪里能比?
除了敌人自身的问题和先天的弱点外,更多的还是自身的优势。
其一,罗尔涞的兵马数量虽然不多,但皆是精良。
从幽州涿县县令开始,罗尔涞就在讨伐鲜卑、乌恒的多次征战中,训练了一直久经沙场、战斗力爆表的骑兵部队。
而白马义从,就是这精良里面的精锐。
所以,在远程射杀敌军的问题上,罗尔涞心里十分有谱。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支王牌在手,所以最后才能大获全胜。
说到底,就算黄巾军多达30万余人,但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上不得台面。
从未受过军事训练的外行,战斗力颇为有限。
就算黄巾的兵力是罗尔涞的十倍、二十倍。
其实双方的真正实力相差的并不大。
甚至,罗尔涞还略胜一筹。
毕竟,上场打仗,不是比数字而是看实力的。
其二,罗尔涞采用了有效的突袭战术。
兵法有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两军对垒,战力相当的时候,往往决定胜败的就是策略。
东光之战中,黄巾自恃兵力远胜于敌,所以大张旗鼓、毫不避让。
把罗尔涞当做之前扫掠过的州郡一样来打。
显然是打错了算盘,掉坑里去了。
罗尔涞显然利用了他们自大的问题,采取突袭战略,才有史书上记载的“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
将渡河渡了一半的黄巾军打得屁滚尿流、措手不及。
或许,这跟罗尔涞抱着不怕死的心态,勇猛善战有关。
因为单纯以武力来说,公孙瓒在汉末群雄中最多只属于中上游水平。
即使敌众我寡,他也毫不退缩,丝毫不惧。
有时候还主动出击,打敌人个出其不意。
生于乱世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立场和考量。
从管亥那里穿越过来开始,罗尔涞也渐渐明白了为何要如此。
在汉末时期,人人得而杀之的黄巾逆贼为何不少反多。
朝廷派出多少能人将士去镇压,刚开始都是收效甚微。
说到底还是民意。
但凡能够活下去,谁愿意将性命拴在裤腰带上。
也正因为这样,有了黄巾管亥的经历。
在很多时候罗尔涞只想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杀人为代价的。
这也可能是为何后面的公孙瓒那么厌恶外族。
每次对乌恒、鲜卑总是竭力痛打。
因为黄巾军也算是中原人士,因为生活而起义。
而那些凶残的外族,侵扰不说甚至直接明抢就不行~
也正是因为公孙瓒对外族的这种极端态度。
最后也使得他在杀了刘虞后。
被袁绍趁机联合外族来缴杀。
罗尔涞知道这件事总会来的,但不知道是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