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眼中的庄休,懒散地躺在床上,背后垫着摞成一团的被褥,还翘着二郎腿,脸上嘻嘻哈哈的,没个正行。
不过惠施百思不得其解,那枯燥乏味的易经上有什么能令人发笑的内容?
惠施盯了一会后,庄休已将指甲厚的易经翻过第十遍,等翻开第十一遍时,庄休发现易经上出现的所谓的老子的注释越来越多了。
“这些东西一点也不像注释,反而像是随笔日记。”庄休望着那些小字,心道。
庄休这第十一遍看书依旧是一目十行,囫囵翻页,待到出现那些夹在“字里行间”的小随笔时,他就会停下,并认真品读,推衍当时留下这些笔迹的人的心境。
比如下面这些句子:
“今日天气晴朗,玩伴三顾草庐,吾不忍玩伴伤心欲绝,顾弃易经陪玩”
“昨日未做功课,挨了板子,今日需好好读书半时辰后来日方长”
“这几日的功课越欠越多,脑瓜疼”
庄休往后翻了几页,上面尽是给自己找借口不念书的堂皇理由,若这些真是由老子亲手所注,他一时间也无法将脑海中那个顽皮不爱念书的孩子与高高在上,名垂青史的大圣人联系在一起。
时光流逝,惠施依旧在公孙鞅的床边观察庄休修炼,只是由原本地站着,变成了坐着,而庄休也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翻过第十一遍易经,开始了第十二遍,只是这次易经上面的注释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不再是顽童的随笔,而是修道者弥足珍贵的心得。
“易经,大道之基也,基础不实,大道修为如雨中飘摇,岌岌可危!望后人苦心专研,切莫怠惰”
庄休往下看了几条后,收敛笑容,因为后面的注释开始给易经上所有的卦象进行解释,这让原本一窍不通的庄休也渐渐看懂了易经。
乾:元,亨,利,贞。
“注释: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每一卦象下都写着规整的小字,用来解释卦象,而这些解语神秘莫测,令庄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他身边的异象在惠施眼中也有了奇异的变化。
庄休身上先是金光闪烁,且越来越明亮,接着几条蚯蚓般的小金龙从书中钻出,绕着庄休周身游走,看起来极有仙家气派。
惠施见状,赶忙扯起一旁正在翻阅典籍的公孙鞅,让他一同欣赏这番奇景,并问道:“诸子百家中,哪一家修炼起来这么有派头?”
公孙鞅皱眉想了一会,推断回道:“道家和阴阳家最玄乎,他们的法术也是最光怪陆离,庄休很有可能就是这两家的弟子。”说完,他死死盯住那些小金龙,试图从它们的爪子上判断出金龙的地位,只是这些小金龙不仅体型小,速度也是极快,身上更有金光笼罩,很难看得真切,更别提数清爪子数了。
公孙鞅望了一会,便失了兴趣,等他捧起一本典籍时,庄休身上的异象再变。
四处游走的金色小龙纷纷钻回易经中,接着书内传来一声嘹亮的牛叫声,
“哞!”
一只青皮青角的老牛缓缓从书中爬出。
这青色老牛出书后,步调不急不缓,每走过一步便将庄休身上的光芒染青。
而惠施望着在庄休身上辛勤耕耘青光的青牛,喃喃道:“它像不像老子的那头护道兽?”
公孙鞅一愣,随即快速翻开一本典籍,上面是一幅圣人老子倒骑青牛的画像,他将画像竖在面前,并与庄休身上的青牛对比,发现二者几乎丝毫不差,尤其是两者的牛瞳,皆极具灵性,看起来聪慧程度不逊于人类。
“这两只牛还真是像!”
二人突然想起这本易经上有老子的笔迹,现在出现他的护道兽青牛,似乎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只是他们有些羡慕,不知庄休得到了何种机缘。毕竟世间流传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说法,一些有缘人在听了圣人的教诲后,修为突飞猛进,获益匪浅,当然,这样的机缘可遇不可求。
二人继续观望,此时青牛已将庄休颈脖下躯体的光晕都转化为青色,而青牛在庄休的心口上喘气休息,准备一举转化最后的上黄庭光晕。
也是在这个间隙,正在翻阅第十二遍的庄休,眉头渐渐皱起,书上的注释心得,处处透露着“无为而为”的气息,看似无欲无求,却又无所不做,让庄休觉得矛盾至极,愈发怀疑这个易经上的注释是否真由老子写的。